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北之晋,西适豳(bīn古国名,唐代邠州),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yín)齶(è)。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 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 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选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
17.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1)居无定所( ) A.不可久居 B.居其地
(2)精益求精( ) A.石益瘦 B.曾益其所不能
18.【断句】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其 略 若 剖 大 瓮 侧 立 千 尺 溪 水 积 焉 黛 蓄 膏 渟
19.【释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20.【品文】甲乙两段文字对鱼的描写颇为传神,你更喜欢那一处?请结合相关描写鱼的词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21. 【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游历山水时,作者的内心情感往往会受到外界景物的触发。你觉得甲乙两文中柳宗元的心境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4分)
答
17.(共2分)(1)B (2)A
18. (3 分)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
(评分提示:划对1处得1分,多划不给分)
19. (1)(我)向小石即可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评分提示:“斗”,“蛇”“明灭”必须翻译准确,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其他意思对即可,共2分)
(2)这里以山水著名的村子,数以百计,黄溪最好。
(评分提示:“名”,“而”“善”必须翻译准确,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其他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 示例一:【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既以游鱼“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来衬托水的清澈,又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写出游鱼的活泼,“似与游者相乐”,赋予鱼以人的情感,把鱼写活了,也衬托出作者心情的轻松愉快。
示例二:【乙】文“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会”字是聚会的意思,运用拟人的写法,采用特写镜头,活现了游鱼嬉戏的情态。
(评分提示:共3分,结合相关词句1分,分析描写2分。只要言之有理,选【甲】【乙】两文中的一文即可。)
21.同:两篇文章都是山水游记,都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时所作,内心抑郁苦闷,融情入景,把自身遭际和主观情感融入山水之间。
异:《小石潭记》中作者有心借山水美景排遣心中郁闷,所以,初发现小石潭美景时感到愉快,但后来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一经寂寥凄清的环境激发,遭贬谪后内心的忧伤凄苦就再无法排遣;《游黄溪记》侧重写初谭的奇丽,“山舒水缓”,山水的幽静,表现他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寄托,内心渐趋平静的思想感情。
(评分提示:同1分;异,有内容结合1分,分析2分。共4分)
相关阅读
1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2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3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4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5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6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