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孙权答曹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轼

发布时间: 2019-07-21
拟孙权答曹操书
苏 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英雄豪杰之士,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岂有他哉?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刘备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有汉高祖之余风,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晋以垂棘屈产①,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足下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垂棘:地名,产美玉。屈产:地名,产良马。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书辞勤款 勤款:殷勤诚恳
B.遭汉陵夷 陵夷:挖掘陵墓
C.同奖王室 奖:辅佐
D.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 矧:况且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常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汉代李陵《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本文这里即指被杀。
B.九锡:锡通“赐”,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诸葛亮集》
:“(李)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C.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或谓父族、母族、妻族,说法不同。《后汉书·杨终传》曰:“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D.右:左右是区分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在各种礼仪场合中,一般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如王维《哭祖六自虚》:“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4分)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3分)
8.简要概括文中孙权向曹操表明了哪些严正态度。(4分)


5.B(陵夷:衰落,衰败)
6.D(古代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场合左右所代表的尊卑是有不同的。王维《哭祖六自虚》中的“虚左”是尊左)
7.(1)我如果有仿效你们(图谋篡位)不寻常想法,即使不被处死,难道不会败坏(丧失)我们家的美名吗?( “非常之志”,被动,“其”,句意各1分,)
(2)项脊轩总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神灵在保佑吧。(“凡”“得不焚”“殆”各1分,)
(3)如今少卿竟然用推贤进士的(责任)教导我,这恐怕跟我内心的想法相违背吧?(“乃”“ 教以推贤进士”状后“无乃…乎”各1分,)
8.①不惧生死,绝不屈服;②继承遗命,不负父兄;③唇亡齿寒,吴蜀相依;④不杀谋士,不弃膀臂;⑤心胸狭窄,不足信任。(每点1分,写出四点得全分)

【参考译文】
孙权敬告曹孟德足下。有辱您写信来说明祸福,让我对内杀掉亲信大臣张昭(字子布),对外捉拿刘备来投降你。来信的辞语很诚恳,似乎是你的心里话。但我的思想很陈旧保守,接受不了你的建议,冒昧地请您让我陈述一下想法。
昔日的田横,是齐国的残余。汉高祖派使者到他退守的海岛上,劝他归顺。如果投降,大可以封王,小也可以封侯。但田横尚且用刀自杀,不肯屈辱自己去做刘氏的下属。韩信凭着据有整个齐国土地的实力,但甘心投降汉高祖,结果不能在自己家中善终。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与其像韩信那样投降被诛,哪里比得上像田横那样守气节而死呢!
我的先父破虏将军,遭逢汉王朝衰败,当时董卓叛上作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墓,所以投奔袁术,发动义师。不幸这一志向未能实现,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的先兄伯符(孙策),继承父亲遗命,哪有其他想法呢?(为的是雪洗天子之耻,并完成父亲的遗志。)没料想袁术也图谋篡位,污辱了义师,又听说起兵响应的各位也都盗用名号。先兄孙伯符带领一支偏师,进无处归,退无处守,因而只借助江东作为成就大业的资本。不幸又遇到荆轲、秦舞阳一类的刺客,被刺身亡。我接受遗命以来,卧薪尝胆,向上辜负了父亲报效国家的丹心,向下有愧于兄长对我的信任。况且我的先辈在吴国凭着美好的德行显耀当地,我如果有仿效你们图谋篡位的不寻常想法,即使不被加罪处死,难道不会败坏(丧失)我们家的美名吗?
汉朝从桓帝、灵帝以来,皇上昏聩无道,政治混乱。天下可依靠的,只有您、刘备和我三个人。近来听说董卓已被铲除,天子复位,我推测你将会扫除奸贼余孽,和天下英雄共同辅佐王室,却没料到您竟会欺骗我,凭自己的威势挟天子以令天下。刘备雄材大略,胸怀宽阔,颇有汉高祖的余风。我认为方今海内人士寄于希望的,只有我和刘备二人了。我据有张昭,如同刘备拥有孔明。你却教导我,让我杀了刘备和张昭,我难道疯狂了吗?古谚语说:“颊骨与齿床互相依存,牙齿失去嘴唇就要寒冷。”晋国用垂棘宝玉和屈产良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消灭虢国的目的是用来吞并虞国,虞国因为不了解这一点,所以自己也遭亡国之祸。你让我攻打蜀国,本意和当年的晋国有何区别。
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互相认识,到老却仍然陌生,初次见面,立刻便像老朋友。”意思是说把自己托付给人,一定要选择永葆平安的。孟德您看我,难道是很看重这一小块地盘的人吗?只不过是因为你不是我值得信赖、可以托付的人。荀彧(字文若)和你在艰难困苦中并肩战斗,一旦劝你推辞九锡仪仗,你就怨恨他,迫害他最终抑郁而死。何况我和你有赤壁之仇?即使尽释前嫌,又哪能保证你会不食言呢?楚将季布好几次把汉王逼到困境,汉王即皇帝位后,还对季布恼怒,下令诛杀季布三族,你既然不能原谅荀文若规劝你放弃九锡,哪会饶恕我在赤壁几乎要了你的性命?天下贤士只要才能高于你,你就要杀害。我一失去江东,还哪容我后悔!您的这番好听话,我已领教,请不要再重复了。



相关阅读
1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2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3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4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5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6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