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魁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①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共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呤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直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注)①博士: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 次:地方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C.知志乎古 志:志向
D.敦行谊 敦:注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及其所之既倦 夫造物之于人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
C.后之览者 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
D.亦将有感于斯文 将归休于枞阳江上
1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引以为流觞曲水
A.死生亦大矣B.俯察品类之盛C.栖迟山陇之间D.最为人所贱简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语言朴实,清新疏朗。句法上,骈散兼行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文章情感脉络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
B.《程易田诗序》中作者因不知迎合时俗,又常惦记施恩百姓,因此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其隐退而努力学习,游息山野之间,也能自得其乐。
C.《兰亭集序》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虽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伤,但也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思想的虚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程易田诗序》构思巧妙,主要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及离别之伤。文章不但抒发了有志不获骋的牢骚,也有对时弊的讥讽。
1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A.因取易田之诗所谓“豪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B.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C.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D.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
答
14.C
15.C
16.C
17.B
18.B
19.(1)用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2)有时争辩当今事务,挂念百姓的忧乐,不禁感慨叹息,面对面歌咏。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知志乎古”句意是:只知道信奉古训,所以“志”是“笃信”的意思,而不是“志向”的意思。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者”都是“……的人”的意思。
A.“之”分别是:动词,得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以”分别是:介词,因为;介词,把。
D.“于”分别是:介词,对;介词,在。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和C项皆为省略句: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栖迟(于)山陇之间。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B.定语后置句,定语是“盛”,修饰“品类”,“俯察品类之盛”,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
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最为人所贱简”,最被世人轻视怠慢。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也能自得其乐”理解错误。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虽然不是有过痛苦,但也不曾有过快乐。所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中“叹”是赞叹之意,“其文章之古”的意思是“他文章之古朴”,是作前文“叹”的宾语,所以应该在“益叹”前面断开,据此可排除A、C。比较BD两项,“称”是符合的意思,“属”是叮嘱的意思,应该是“与……相称”,“属其板刻之”,这样两个句子结构完整,应该在“称属”中间断开,据此排除D,B项正确。
句子大意:于是拿来易田的题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其诗,更加赞叹其文章之古朴,与其人之心灵、容貌相符合。我叮嘱他将其诗作板刻成集,用来与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而我为他的诗集作这样的序。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重点字词: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目浏览,驰骋胸怀,抒发胸臆;极,尽;信,实在。
第二句重点字词:或,有时;注念,挂念;抗论,争辩;欣戚,忧乐。
参考译文:
(1)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2)我生性愚昧无知,知道笃信古道,却不知道迎合时俗;时常惦记着把施恩于百姓作为自己的重任。凡是世人所谓投机取巧、行走捷径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们取得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我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最终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或“遇到赏识自己的人”)。隐退而努力学习,游息山野之间,虽然不是有过痛苦,但也不曾有过快乐的。
我年龄已进入暮年,才开始在黟县担任博士。博士的官位卑下,生活贫穷而没有权势,最为人所轻视、怠慢。而黟、歙邻近,歙县多有英才贤士,注重品行和道义,重视结交朋友。一时的俊杰大多依傍我而相互切磋砥砺,有时高谈当今的事务,挂念生民的忧乐,不禁感慨叹息,面对面歌咏。大概我平生的快乐,没有什么可超过这个了。
程君易田,尤其被人称赞为著材宿彦(德才兼备之士),也早晚跟随着我。他所写的诗歌,措辞朴实而寄寓深远,我曾说他有陶潜的遗风。易田执意尊奉我,我也非常器重易田。虽然这样,我毕竟老了,今年我年龄已七十三岁了,将归乡隐居在枞阳江边。而易田年龄已过四十,却仍然被困在生员(秀才)之列;且家里又贫困,在家乡不足以养活自己,也将到汝阴谋生。心想长期与诸位君子相处,是不可获得的。
共同居住共同研讨,一边弦歌一边诵读,欣欣然而忘记了疲倦。欢聚不久,离散随之而来,我在此大概还能独自快乐吗,不能吗?由于平生未曾有过相处快乐的人,只是因为与诸君子相处而快乐,如今却又因为相聚不能恒久而心生不快乐。回忆独自生活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快乐,但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然而今日的不快乐,是由昔日的快乐而招来的。那造物主对于人,又怎么能使他长期快乐呢?于是,拿来易田的题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其诗,更加赞叹其文章之古朴,与其人之心灵、容貌相符合。我叮嘱他将其诗作板刻成集,用来与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或“而与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它”)。而我为他的诗集作这样的序。
相关阅读
1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2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3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4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5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6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