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子传原文_文言文胡孝子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胡孝子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孝子胡其爱者,桐城人也。生不识《诗》、《书》,时时为人力佣,而以其佣之直奉母。母中岁遘罢癃之疾,长卧床褥,而孝子常左右之无违。自卧起以至饮食、溲便,皆孝子躬自扶抱,一身而百役,靡不为也。
  孝子家无升斗之储,每晨起,为母盥沐、烹饪、进朝馔,乃敢出佣。其佣地稍远,不及炊,则出勺米付邻媪,而叩首以祈其代爨。媪辞叩,则行数里外,遥致其拜焉。至夜必归,归则取母中裙秽污自浣涤之。孝子衣履皆敝垢,而时致鲜肥供母。其在与佣者之家,遇肉食即不食,而请归以遗其母。同列见其然,而分以饷之,辄不受。平生无所取于人,有与之者必报。母又喜出观游,村邻有伶优之剧,孝子每负母以趋,为藉草安坐,候至夜分人散,乃复负而还。时其和霁,母欲往宗亲里党之家,亦如之。孝子以生业之微,遂不娶,惟单独一人,竭力以养终其身。
  母陈氏,以雍正八年病,至乾隆二十七年,乃以天年终。盖前后三十余年,而孝子奉之如一日也。母既没,负土成坟,即坟旁,挂片席而居。凄伤成疾,逾年癸未,孝子胡其爱卒。
  赞曰:今之士大夫,游宦数千里外,父母没于家,而不知其时日;岂意乡里佣雇之间,怀笃行深爱之德,有不忍一夕离其亲宿于外如胡君者哉!胡君,字汝彩,父曰志贤。又同里有潘元生者,入自外,而其家方火,其母闭在火中。元生奋身入火,取其母以出,头面皆灼烂。此亦人之至情,无足异;然愚夫或怯懦不进,则抱终身之痛无及矣。勇如元生,盖亦有足多者,余故为附著之。
  【翻译】
  孝子胡其爱,桐城人。一辈子不识文字,时时给别人作雇工,而拿其工钱来奉养老母。母亲中年患瘫痪之病,长卧在床,而孝子常常侍奉左右,从无违背。从睡觉、起床,乃至吃饭喝水大便小便,孝子都亲自扶持,一人身兼各事,无事不做。
  孝子家无一斗米的储备,每天早上起来,先为母亲洗漱,做好早饭呈上去,然后才敢出门作工。雇主离家稍微有点远,来不及做饭,就掏出一勺米交给邻家老妇,磕头请其代为做早饭。邻家老妇不让他磕头,于是走到数里之外,再磕头远远拜谢。孝子晚上必归,归来以后则取老母脏污的衣服洗干净。孝子自己的衣服鞋子都很破旧,却时常买鱼、肉等新鲜美味给母亲吃。他在雇主之家,如果吃饭遇到有肉。则不吃,请求带回家给他的母亲。一同做工的人见到他这样,则要分肉给他,他拒绝不接受。一生从不主动向别人要东西,有人馈赠他则一定回报。母亲又喜欢出外走走,邻村有艺人表演的戏剧,孝子每次都背着母亲前往,安坐在草席上观看,等到夜深人散,才背着母亲回家。如果天气晴好,母亲想去亲戚邻里家走一走,也一样来回背着她。孝子因挣钱少,于是不娶妻,独自一人,竭尽全力供养母亲。
  母亲陈氏,从雍正八年生病,至乾隆二十七年自然去世,孝子侍奉她,前后三十多年如同一日。母亲去世后,背土做坟,并在坟旁盖草屋陪住,悲伤过度以致生病,一年以后,孝子胡其爱也去世了。
  赞语说,现在的士大夫,在数千里之外做官,父母在家里过世了,竟然不知道他们去世的时间。没有想到的是,在乡里雇工之中,竟然有像孝子那样怀着淳厚深爱的品德,一天都不忍离开其亲人的力行者!胡君,字汝彩,其父名志贤。同乡有叫潘元生的人,从外面回来,其家刚好遭受大火,而母亲困在火中。潘氏奋不顾身冲入火中,抱着母亲出来,而他的头脸都被大火烧坏了。这也是人深爱其母的表现,不容置疑。然而有些不懂事理的人或许因为怯懦而不敢冲进去,则将遗憾终身,悔之不及!像潘氏那样勇敢的人,也是值得称赞的。我于是在这里附带记录他。



相关阅读
1 上蔡学士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蔡学士书 【宋】曹巩 庆历四年五月日,南丰曾巩谨再拜上书谏院学士执事:朝廷自更两府谏官来,言事者皆为天下贺得人而已。贺之诚当也,顾不贺则不可乎?巩尝静思天下之事矣。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 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阅读答案与翻译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查看全文】

3 张浚传原文_文言文张浚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浚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查看全文】

4 诫外甥书原文_文言文诫外甥书翻译赏析

文言文《诫外甥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 【查看全文】

5 少年岳飞原文_文言文少年岳飞翻译赏析

文言文《少年岳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 【查看全文】

6 记雪月之观阅读答案与翻译-沈周

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