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闲上人序阅读答案与翻译-韩愈

发布时间: 2019-04-23
送高闲上人序
(唐)韩愈
①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
①者也。
②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③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②。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
④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注】①胾:切成的大块肉。②胶:同“缪”,缠缚。
2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矣 B. 乎 C. 哉 D. 也
22. 第②段具体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除了态度专一、终身不研究其他技艺以外,主要还在于它的草书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以一系列例证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B. 第②段是从正面来论述张旭书法成就的由来。
C. 第③段是对高闲学习草书的具体评论。
D. 第④段是赞誉高闲别有神道,草书定能成功。
24. 作者认为高闲不能成为张旭那样的草书家的理由是“__________”,你是否认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5. 本文是一篇赠序,和一般赠序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21. B
22. (书法家)内心感情的抒发、客观事物的反映
23. D
24. “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探究:作者这样看待评价高闲的书法是源于思想上对佛学的排斥(辟佛)。认为成立的理由:韩愈的说法是符合艺术与生活的原理的,韩愈对张旭的“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和“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是书法表现——抒情至上的观点。而他对高闲那“一死生,解外胶”的佛家超于物外的处世态度的批评,也是基于书法表现这一立场的。韩愈的赞颂与批评,是抓住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的。认为不成立的理由:似乎有些过于武断,通向艺术的殿堂的道路应该是多样的,张旭的专心致志是一条成功之路,但未必是唯一的路。(事实上高闲后来成为中唐著名僧人,书法也有名于时。)
25. 赠序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但本文作者韩愈虽说是却对高闲的书法作评价,但显然是不留情面,持批评态度的。从这点看,韩愈对赠序这种文体是有探索发展的(他往往能不拘泥于一定的模式,在写法上因人而异,或坦率陈言,或含蓄委婉,或诙谐幽默,或借题发挥)。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答此类题目,必须要结合句意体会语气,再分析选项进行比对。本题“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大意是“其表现于书法,能不毫无生气吗?”,句末应用表反问语气的词语。A项,“矣”用在句子末尾,一般表陈述语气。C项,“哉”一般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D项,“也”用作助词,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项,“乎”用于文末,表反问语气。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对应的语句进行概括。据原文“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可总结出“内心感情的抒发”;据“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可总结出“客观事物的反映”。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全文结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比对选项,得出答案。本题D项,“草书定能成功”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意思是“但我曾听说佛家善于应变,多有技能,高闲若能精通于此,那么他的成就我就无法推知了”。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对应的语句进行分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生活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无论怎么解答都要自足文本,切不可随意发挥。第一问,“作者认为高闲不能成为张旭那样的草书家的理由是”,据原文“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可得出答案。第二问,根据对作者的了解可知,作者这样看待评价高闲的书法是源于思想上对佛学的排斥。认同和不认同都需借鉴文中内容给出理由。认同:韩愈夸赞张旭“喜怒窘穷……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认为张旭草书是内心感情的抒发、客观事物的反映。而高闲“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高闲进入佛门,明生死之理,超然物外,感情不起波澜,书法必定毫无生气。韩愈的批评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原理,所以有一定道理。不认同:韩愈的说法过于绝对,成功的道路多而复杂,不可一概而论。高闲后来成为高僧,书法也很有名。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体知识及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对一般文体知识有所了解,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比对,得出结论。先说明一般赠序的特点:赠序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再分析概括文本的内容,文本第一段强调专注的重要性;第二段分析张旭草书成功的原因:态度专一、灌注感情、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第三段批评高闲仅学张旭外在,未得到其精神,遁入佛门,情感无波澜,书法恐怕无生气;第四段写高闲若能精通佛家技巧,则书法能达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据此可知,本文“虽说是却对高闲的书法作评价,但显然是不留情面,持批评态度的。从这点看,韩愈对赠序这种文体是有探索发展的”。

参考译文:
如果能将技巧与智慧运用到某事中去,做到心手相应,精力集中,那么就会意志坚定,始终如一。即使有外物干扰,也会毫不动心。尧、舜、禹、汤始理天下,养由基苦练射术,庖丁精研宰牛,师旷研究声律,扁鹊专注于医术,熊宜僚一心于戏弹丸,弈秋潜心于研究棋艺,刘伶痴迷于酒,以此为乐而终身不觉厌倦,哪里还有空闲去喜欢别的东西呢?那些不能专注于本业而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可能登堂入室,尝到美味佳肴的。
过去张旭擅长写草书,不涉其他技艺。喜怒、窘困、忧悲、愉悦、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每有心动,就一定会借助草书表露出来。观察事物,看到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花果、日月星辰、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等,天地间事物的错综变化,或喜或惊,都寄寓在草书中。所以张旭的书法,灵动如鬼神,难以捉摸,他的书法终身如此,他也因此扬名于后世。
如今高闲在草书方面,有张旭的精神吗?仅学其外在,未得到其精神,不算学到了张旭草书的真东西。学习张旭要有法,利害要分明,不要遗漏任何细枝末节,情感要发于内心,有取有合,大胆释放,然后挥毫而书,之后才可以接近于张旭。现在高闲进入佛门,明生死之理,超然物外,他的内心必定淡然无波澜;他处世,必定泰然无所求。恬静与闲适相结合,则颓废、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其表现于书法,能不毫无生气吗?
但我曾听说佛家善于应变,多有技能,高闲若能精通于此,那么他的成就我就无法推知了。



相关阅读
1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

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2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

3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4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5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

6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