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底,吾父家居,西人索债,咆哮于门。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正剖诉间,适芸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知其病,遣人问讯。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汝妇不守闺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11.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倩余作画 倩:请
B. 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 渠:他
C. 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 适:刚好
D. 滥伍小人 伍:结交
1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咆哮于门 而青于蓝
B. 初以笔墨为抵 为君翻作《琵琶行》
C. 我辈衣冠之家 彼童子之师
D. 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 輮以为轮
13.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
A. 转徙于江湖间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4. 下列对《浮生六记》卷三卷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致芸娘早逝的人为因素的确不少,比如生活的困顿,仆人的私逃等,但最为直接的则是家庭内部的不和。
B. 按照古代的礼法,芸娘确实有不守规矩的地方,比如她男扮女装出游,比如给丈夫写信对公婆称呼的不敬。
C. 作者留恋忘返的、评价甚高的都是些名山大川,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作者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D. 作者非常喜欢远足,不管生活顺利还是逆境,不管一人独行还是结伴同游,总是兴致盎然,不放过任何机会。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答
11. C 12. C 13. A 14. C
15. 如果置你们于死地,我感情上不忍心,姑且宽限三日期限,赶快自己想办法,若迟了,我一定告你忤逆之罪。
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C项解释错误,“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意思是:(芸)有幼年的结拜姐姐嫁给了锡山华氏。适:出嫁。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于”:第一句,介词,在;第二句,介词,比。
B项,“为”:第一句,介词,作为;第二句,介词,替。
C项,“之”:两句都是结构助词,的。
D项,“以为”:第一句,把(他)当作;第二句,把(它)做成。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等。例句: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这是状语后置句,“于余画铺之左”是状语。
A项,状语后置句,“于江湖间”是状语。
B项,定语后置句,“利”“强”是定语。
C项,被动句,语意中含有被动的意思,“迁谪”,意思是被降职。
D项,宾语前置句,“句读”“惑”是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分析可知,A项语句与例句的句式相同。
故选A。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作者留恋忘返的、评价甚高的都是些名山大川”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作者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分析错误,作者评价高的往往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些小地方。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汝,你们;姑,姑且;首,告发;逆,忤逆之罪。
参考译文:
有个山西人租赁了房屋住在我的画铺旁边,主要以发放高利贷为业。他经常请我作画,所以认识了。不久,另一个友人向他借了五十两银子,并且乞求我来担保,我觉得盛情难却就答应了。可是想不到这个友人竟然携带钱财逃到远方去了。事后,山西人唯独拿我这个担保人是问,经常来饶口舌索债。起初我只好以笔墨纸画作抵押,后来渐渐却没有东西偿还了。
年底,他又跑到我父亲门口咆哮讨债,父亲听见了对我呵斥说:“我们家属衣冠之家,你为什么会欠这种小人的债?”正在我辩解的时候,恰好芸幼年的结拜姐姐华夫人得知芸生病,专门派人来探望。结果我父母误把他当作是憨园女派来的人,因此更加发怒地说:“你媳妇不守闺训,与娼妓结拜姐妹;你也不思上进,无原则地与小人滥交往。如果置你们于死地,我感情上不忍心,姑且宽限三日期限,赶快自己想办法,若迟了,我一定告你忤逆之罪。”
相关阅读
1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2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3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4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5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6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