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耕传原文_文言文李文耕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李文耕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阅四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教匪①起,寿张令以文耕娴武事,招助城守,训练、防御皆有法,贼不敢窥境。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②。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③,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然后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
  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藉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征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
  居三岁,调贵州。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
  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
  【注释】
  ①教匪:因信某种宗教而作乱者
  ②窝顿:窝藏
  ③为己之学:即儒学
  【翻译】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庭贫困,对父母有孝心,衷心信奉程朱理学。嘉庆七年考中进士,凭借知县的身份被派遣到山东,请假回家奉养母亲。母亲去世后,守孝期满,补任邹平知县。到官任过了四个月,由于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称病离任。但因官事牵累,没能回家。嘉庆十九年,教匪作乱,寿张县令因听闻李文耕对军事很娴熟,就请他帮助守城事务,李文耕在训练、防御方面都颇有办法,使得贼寇不敢侵犯寿张县境。上级官员听说他的才干和谋略,起用他补任原职。
  李文耕在邹平五年,治理注重教育感化。有位妇女控告儿子忤逆不孝,李文耕把这当成自身过失而责备自己,那妇女的儿子叩头认错直至流血,他母亲受感动,请求释放儿子,那孩子最终也改正了品行。李文耕审案不搞株连,时间长了,打官司的人日渐减少。李文耕善于搜捕盗贼,他供养逮治盗贼的差役,让他们生活自足,不必豢养盗贼谋利;他多次亲自巡查,彻查窝藏坏人的行为。他曾经说:“治理盗贼,一定要有保护百姓的真心,即使不能亲自做到,精神状态方面要达到,声望影响方面也要达到。”在他的整个任职期间,邹平的盗贼敛迹消失。李文耕还教儒生们上课,亲自给他们指导讲授,勉励他们努力钻研儒学,百姓都尊称他为“李教官”,又称他为“李青天”。调任冠县知县,不久升迁到胶州。他领导疏浚了云河和墨河。道光二年,李文耕又升任济宁直隶州,还没有到任,巡抚琦善就专门向朝廷推荐他,宣宗早就听说他的名声,就提拔他出任泰安知府。
  李文耕调任沂州。他让属吏站立着,对他们进行考核检查,并训导他们说:“官员不勤奋,政事就会荒废,百姓就会受伤害;教化应从自身做起,自身经教化,才能教化百姓。”属吏们都得到他的教化。沂郡产檞树,李文耕鼓励百姓兴办养蚕业,他还领导修建义仓以防备荒年,在搜捕盗贼方面跟他做县令时一样出色。不久他被提拔为兖沂曹道,掌管治河的事情,修建堤防工程时一定亲力亲为。属官请求疏浚淤积泥沙,预计需要五万两银子,李文耕亲自去视察,说:“不必了!待春水涨起的时候,就会把淤沙冲刷掉的。”后来果然跟他说的一样。
  道光五年,李文耕调升浙江盐运使。当时盐业不振,充任盐商的多半是无业游民。李文耕明知其中的弊端,请朝廷对盐商区别对待,并缓征盐税,以此来缓解盐商的压力。他责令富商总领盐运,不准借口积压而贱价私卖,于是盐税渐渐充裕。道光七年,他升任湖北按察使,不久又调回山东。他严肃整治官吏差役,对讹诈贪赃的官员用严厉的法典进行处置。李文耕断案宽厚平和,他责令属官清理积压案件,几个月下来,积压的案件就被处理完毕。他说:“山东百姓脾气粗犷,性情刚直,既容易犯法,也容易向善,所以教育感化的工作不可不先行。”
  过了三年,李文耕调任贵州长官。他领导开凿了桐梓的葫芦口,以此来平息水患。贵州的物产,没有棉布,他就开设织机局来教当地百姓纺织。贫苦百姓因生计艰难,看重利益,轻视伦理纲常,他就写文章对他们加以劝导,其书取名为《家喻户晓篇》。道光十三年,李文耕退休回到故乡。
  李文耕平生把推崇正学和扭转不良风气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在山东做官时间长,山东百姓对他的感激最深厚,他死后,人们在名宦祠祭祀他。



相关阅读
1 少年岳飞原文_文言文少年岳飞翻译赏析

文言文《少年岳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 【查看全文】

2 诫外甥书原文_文言文诫外甥书翻译赏析

文言文《诫外甥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 【查看全文】

3 记雪月之观阅读答案与翻译-沈周

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 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阅读答案与翻译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查看全文】

5 上蔡学士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蔡学士书 【宋】曹巩 庆历四年五月日,南丰曾巩谨再拜上书谏院学士执事:朝廷自更两府谏官来,言事者皆为天下贺得人而已。贺之诚当也,顾不贺则不可乎?巩尝静思天下之事矣。 【查看全文】

6 张浚传原文_文言文张浚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浚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