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云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也。性好学,善阴阳。初举孝廉,再迁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而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皆以诛冀功并封列侯,专权选举。又立掖庭民女亳氏为皇后,数月间,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移副三府,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可谓至矣。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乎?”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诏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考之。
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遂并下廷尉。
大鸿胪陈蕃上疏救云曰:“李云所言,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昔高祖忍周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复议于世矣。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请云。帝恚甚,有司奏以为大不敬。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事。霸诡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帝谓霸曰:“帝欲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众皆死狱中。
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
论曰:礼有五谏,讽为上。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于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夫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故说者识其难焉。
【注释】
[1]露布:文书不封口。移副三府: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2] 谛:深思洞察
[3]尺一拜用不经御省:不经皇帝过目就颁布诏书
[4]剖心之讥:纣王因比干剖心之事而遭受非议
【翻译】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本性喜欢学习,擅长阴阳历算。起初被举荐为孝廉,两次升迁做了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杀了大将军梁冀,中常侍单超等五人都因为诛杀梁冀有功而一起被封为列侯,专门掌管选拔举荐人才。又立掖庭民女亳氏做了皇后,几月内,皇后家有四个人受到了封赏,赏赐的财物上万。
这时大地多次地震裂开,各种灾难多次降临。李云本性刚直,忧虑国家将要危险,内心不能容忍,于是上了一封不封缄的文书,又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文书中写道:“我听说皇后是天下百姓的母亲,她的美好品德可与大地的灵气相比配,如果不能够拥有这样的皇后就会地动山摇,朝廷不稳。连年的灾难和反常现象,可以说太多了,上天的告诫,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论功进行赏罚,应该与那实际情况相符合。梁冀虽然把持大权很专制,虐待天下百姓使其流离失所,现在凭借罪行进行了诛杀,还应召集他的家臣,封杀他们。但是却随便给谋臣万户以上的封赏,高祖得知了这种情况,该不会责怪我们吧?守卫西北的大将该不会人心离散吧?孔子说‘皇帝是深思洞察之人。’现在官位错乱了,奸佞小人靠谄媚做了官,公开以货财行贿,政治风气日益变坏,颁布诏书皇帝却不过目。这是皇帝想不做深思洞察的人了吗?”皇帝得到奏疏后非常愤怒,下令有关部门抓捕李云,下令让尚书都护押解到黄门北寺狱,让中常侍管霸和御史廷尉共同拷问他。
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为李云因忠诚进谏获罪而伤心不已,上书愿意和李云同日死去。皇帝更加生气了,于是把他一起打入大牢。
大鸿胪陈蕃上疏营救李云,疏中写到:“李云所说的,虽然不知道禁忌,冒犯了皇上,违逆了旨意,他的本意也是忠于朝廷罢了。以前高祖忍受了周昌的不避讳的进谏,成帝赦免了朱云的冒死责问。现在杀了李云,恐怕剖心的指责,又将在世上传得沸沸扬扬。因此,在下冒着违逆圣意的危险来向您请求。”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也一起上书为李云请求。皇帝很是怨恨,主管官员上奏认为那些人的做法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下诏严词斥责陈蕃、杨秉,罢免了他们的官职,回家种田;沐茂、上官资被贬官,品级降二等。当时皇帝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的事。管霸欺骗皇帝说:“李云本是乡野之中的迂腐儒生,杜众是地方小官,只是狂妄愚直,不值得加重惩处。”皇帝对管霸说:“皇帝想不深思洞察了,这是什么话,你想宽恕他们吗?回头让小宦官准了他们的奏疏,李云、杜众都死在了狱中。
后来冀州刺史贾琮巡视管辖区域,经过李云的墓地拜祭了他,刻了石碑表彰他。
评论说:“礼数上有五种进谏的方式,讽谏是最高层次的进谏。李云是乡野一介书生,不懂得丧失生命的意义,于是上不封缄书给皇帝,并将其副本送到三公府,以致被诛杀而不顾及,这难道只是古代的狂人吗!不被信任地进谏,就会认为是诽谤自己,所以谈论者是认识到了进谏的难处啊。
相关阅读
1 上蔡学士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蔡学士书 【宋】曹巩 庆历四年五月日,南丰曾巩谨再拜上书谏院学士执事:朝廷自更两府谏官来,言事者皆为天下贺得人而已。贺之诚当也,顾不贺则不可乎?巩尝静思天下之事矣。 【查看全文】
2 张浚传原文_文言文张浚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浚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查看全文】
3 记雪月之观阅读答案与翻译-沈周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 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阅读答案与翻译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查看全文】
5 少年岳飞原文_文言文少年岳飞翻译赏析文言文《少年岳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 【查看全文】
6 诫外甥书原文_文言文诫外甥书翻译赏析文言文《诫外甥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