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王炎午《生祭文丞相文》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12-25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 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盖丞相初起兵,仆尝赴其召,进狂言,有云:愿明公复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
丞相嘉纳,令何见山进之幕府,授职从戎。仆以身在大学,父沒未葬,母病危。以母老控辞,丞相怜而从之。奖拔之公,许养之私,丞相两尽之矣。仆于国恩为已负,于丞相之德则未报,遂作生祭丞相文,以速丞相之死。 丞相自叙几死者数矣,诚有不幸,则国事未定,臣节未明。今鞠躬尽瘁,则诸葛矣;保捍闽广,则田单即墨①矣。虽举事卒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奈何再执,涉月逾时,就义寂寥,闻者惊惜。岂丞相尚欲脱去耶?尚欲有所为耶?或以不屈为心,而以不死为事耶?抑旧主尚在,不忍弃捐耶?
果欲脱去耶?尚欲有所为耶?识时务者在俊杰。今以亡国一夫而欲抗天下?今事势无可为,而国君大臣皆为.执矣。臣子临大节,决大难,事可为则屈意忍死以就义,必不幸则仗大节以明分。故 身执而勇于就义,当于杲卿、张巡②诸子为上。李陵③降矣,而曰欲有为,其言诚伪,既不可知。后 死他故,志何自而明哉?丞相之不为陵不待智者而信奈何慷慨迟回日久月积志消气馁不陵亦陵岂不 惜哉?
欲望不屈而不死耶?惟苏子卿④可。屈且不保,况不屈乎?丞相不死,当有死丞相者矣。虽汤镬刀锯⑤,烈士不辞,苟可就义以全归,岂不因忠而成孝?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选自王炎午《生祭文丞相文》,有删改)
【注】①田单:战国将领,齐国危亡之际,曾坚守即墨城。②杲卿、张巡:唐代将领颜杲卿、张巡均为战败被俘, 慷慨就义。③李陵:汉代将领,战败,投降匈奴。④苏子卿:即苏武,曾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后回国。⑤汤镬 刀锯:均为古代刑具。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修我戈矛                 修:修理,整治
B.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意:料想
C. 以速丞相之死             速:招致
D. 抑旧主尚在,不忍弃捐耶   捐:舍弃,抛弃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予之生也幸          令何见山进之幕府
B. 所求乎为臣          而国君大臣皆为执矣
C. 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
D. 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尚欲有所为耶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作者先以君臣父子伦理阐述自己的生死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一种选择;忍 辱负重,鞠躬尽瘁,有为而死,也是值得追求的境界。
B. 乙文中,作者选取众多前代正面实例,从汉代苏武、李陵到唐代颜杲卿、张巡等人,宣扬节烈忠贞的观念,希望文天祥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C. 甲文以“呜呼”领起一连串“死”字,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再次回顾既往,表白自己屡次 身陷死地却艰难求生,就是要为国家雪耻,匡扶宋室。
D. 乙文在肯定文天祥为人之后,一连设置几个疑问推测文天祥不死的意图,然后指出牺牲光荣、偷生可耻的看法,旨在打消文天祥求生的幻想。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丞 相 之 不 为 陵 不 待 智 者 而 信 奈 何 慷 慨 迟 回 日 久 月 积 志 消 气 馁 不 陵 亦 陵 岂 不 惜 哉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虽汤镬刀锯,烈士不辞,苟可就义以全归,岂不因忠而成孝?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16. C    17. C    18. B 
19. 丞相之不为陵/不待智者而信/奈何慷慨迟回/日久月积/志消气馁/不陵亦陵/岂不惜哉 
20. (1)以前,假使我把尸骨抛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又将会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即使(面对)严酷刑罚,坚贞不屈的人也不会推辞,如果可以为正义而死,就能获得全尸归葬,难道不会因为忠于朝廷,而能成就孝道了吗?事情就在眼前,丞相等待的是什么呢?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先了解实词所在的句子的意思,然后把选项中的词语代入句子,把该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C项,速:催促、敦促。“以速丞相之死”的意思是(于是写下这篇生祭文丞相的文章),来催促他早日赴死。故选C。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C项,“以”:连词,表目的,“用来”“以便”。A项,“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代自己。B项,“为”: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D项,“所”:名词,处所;结构助词,与动词“为”构成名词性短语。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文中举李陵是作为反面例子。故选B。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先疏通句意为:丞相不做李陵那样的人,(这一点即便)不是聪明人都能相信。为什么意气激昂却迟疑徘徊,时间久了,意志消沉,不想做李陵那样的人也会变成李陵那样的人,难道不可惜吗?句中,主语有“丞相”“不待智者”,宾语“陵”,谓语“不为”“信”,故应在“丞相之不为陵”和“不待智者而信”之后停顿。“奈何”和“岂……哉”是固定结构,应在其前面停顿。“日久月积”“志消气馁”是并列式短语,其中“日久月积”作状语,所以应在其前后停顿。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向”:“以前”;“使”:“假使”;“委骨于草莽”:“把尸骨抛在荒野里”;“虽”:“虽然”;“微”:“不,没有”;“文”:“掩饰”。第二句关键点:“虽”:“即使”;“烈士”:“坚贞不屈的人”;“所俟”:“等待什么”。

参考译文: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要求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将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丞相刚起兵时,我曾响应他的征召,奔赴军中。我向他进言说:希望丞相您再次捐献家产,提供军需,来倡扬百姓帮助朝廷进行抗元斗争的思想。丞相赞许并采纳我的进言,让何见山推荐我进入他的帐下,授予我职务,让我参与军务。我因为身在大学,父亲死后尚未安葬,母亲病危。以母亲年老请求辞免,丞相同情我的境遇,并同意了我辞免的请求。于公,文丞相赏识提拔我;于私,答应我归家奉养母亲,丞相两方面都照顾到了。我已经辜负了朝廷对我的恩情,对丞相的恩德也尚未报答,于是写下这篇生祭文丞相的文章,催促他早日赴死。
丞相自叙曾屡次身陷死地,如果确实遭遇不幸,那么国事未定,为人臣的节操未能彰显。现在能鞠躬尽瘁,那就像诸葛一样了;能够守卫福建广东一带,那就像坚守即墨的田单了。即使事业最终没有成功,但在个人节操方面就没有什么愧疚了,只差一死而已。只是为何第二次被抓,过了好几个月,但并没有丞相就义的消息,使听者惊讶惋惜。难道丞相还想着逃走么?还想着有所作为吗?或许还想着既不屈服而又不想死吗?还是因为旧主还在,不忍心抛弃他吗?
果真想着逃跑吗?还想有所作为吗?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凭着自己一个亡国之人来与整个天下抗争?就现在的形势而言确实已经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国君和大臣们都已经被抓了。臣子面对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勇于排除困难,事情(如果)尚可以挽救,那迁就自己隐忍不死以成就大义;假如一定要赴死,那坚守节操来表明自己作为臣子的职分。因此被抓而勇于就义,当以颜杲卿张巡为正义的榜样。李陵投降了,却说想要借此有所为,且想着自杀表明心志。他的话的真假,已经不可知晓了。后来死于其他的原因,心志怎么能表明呢?丞相不做李陵那样的人,这一点即便不是聪明人都能相信。为什么意气激昂却迟疑徘徊,时间久了,意志消沉,不想做李陵那样的人也会变成李陵那样的人,难道不可惜吗?
想要不屈服而不死?只有苏武才可以。屈服尚且不能保全,更何况不屈服呢?丞相不死,一定会有让丞相死的人。即使(面对)严酷刑罚,坚贞不屈的人也不会推辞,如果可以为正义而死,就能获得全尸归葬,难道不会因为忠于朝廷,而能成就孝道了吗?事情就在眼前,丞相等待的是什么呢?
(选自王炎午《生祭文丞相文》,有删改)



相关阅读
1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2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3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4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5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6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