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姚鼐
辱书谕以入都不可不速,嘉谊甚荷。以仆騃蹇,不明于古,不通于时事,又非素习熟于今之 贤公卿,顾蒙识之于俦人之中,举纤介之微长,掩愚谬之大罪,引而掖焉,欲进诸门墙而登之清 显,虽微君惠告,仆固愧而仰德久矣。
仆闻蕲于己者志也,而谐.于用者时也。士或欲匿山林而.羁于绂冕,或心趋殿阙而不能自脱于田舍,自古有其志而违其事者多矣。仆少无岩穴之操,长而役于尘埃之内,幸遭清时,附群贤之 末,三十而登第,跻于翰林之署,而不克以居,浮沉部曹,而无才杰之望,以久次而始迁。值天 子启秘书之馆,大臣称其粗解文字而使舍吏事而供书局其为幸也多矣不幸以疾归又不以其远而忘之为奏而扬之于上其幸抑又甚焉。士苟获是幸,虽聋瞆犹将耸耳目而奋,虽跛躃犹将振足而起也, 而况于仆乎?
仆家先世,常有交裾接迹仕于朝者,今者常参官中乃.无一人,仆虽愚,能不为门户计耶?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诚可矣,虽皇皇以求得之而不为慕 利,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何则?所济者大也。至其次,则守官摅论,微补于国而道不章.。又 其次,则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大咎已尔。夫自圣以下,士品类万殊,而所处古今不同势,然而
揆之于心,度之于时,审之于己之素分,必择其可安于中而后居,则古今人情一而已。 夫朝为之而暮悔,不如其弗为;远欲之而近忧,不如其弗欲。抗.孔子之道于今之世,非士所敢居也;有所溺而弗能自反,则亦士所惧也。是故古之士,于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夫岂以为小节哉!若夫当可行且进之时,而卒不获行且进者,盖有之矣, 夫亦其命然也。
仆今日者,幸依圣朝之末光,有当.轴.之褒采,勇跃鼓忭以冀进,乃其本心。而顾遭家不幸,始反一年,仲荣先殒,今又丧妇,老母七十,诸稚在抱,欲去而无与托,又身婴疾病以留之。此 所以振衣而趦趄,北望枢斗而俯而太息者也。
远蒙教督,不获趋承,虽君子不之.责,而私衷不敢安,故以书达所志,而冀量察焉。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谐于用者时也 谐:合,符合。
B.微补于国而道不章 章:同“彰”,彰明。
C.抗孔子之道于今之世 抗:捍卫,挽救。(应为违背)
D.有当.轴.之褒采 当轴:当权者。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士或欲匿山林而羁于绂冕 骊山北构而西折
B.今者常参官中乃无一人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有跬步不容不慎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虽君子不之责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尽管作者拒绝了张君要他火速进京做官的建议,但他仍在回信中对张君的赏识和提拔之情表示了感谢,体现了士大夫的修养。
B.清代的读书人由科举而翰林,由翰林而朝臣。作者从跻身翰林到任职秘书馆,仕途颇为顺利。翰林可以参政议政,名望很高。
C.和李密一样,作者把家庭的不幸当作不愿做官的理由,所不同的是,李密承诺自己要先尽孝,后尽忠,而作者并无此种考虑。
D.文章以议论为主,作者通过反复陈说应当和不应当做官的理由,强调左右为难的精神困境,分析透彻,层层深入,感人肺腑。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值 天 子 启 秘 书 之 馆 大 臣 称 其 粗 解 文 字 而 使 舍 吏 事 而 供 书 局 其 为 幸 也 多 矣 不 幸 以 疾 归 又 不 以 其 远 而 忘 之 为 奏 而 扬 之 于 上 其 幸 抑 又 甚 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虽微君惠告,仆固愧而仰德久矣。
(2)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答
14.C 抗:应为违背
15.B ( B 项表示转折,竟然 A 项 前者表示转折,后者表示承接 ;C 项前者表示……的情况, 后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D 项前者代词,指代自己;后者结构助词,的)
16.B(仕途不顺,“而不克以居,浮沉部曹,而无才杰之望,以久次而始迁”。)
17.大 臣 称 其 粗 解 文 字 /而 使 舍 吏 事 而 供 书 局/ 其 为 幸 也 多 矣/ 不 幸 以 疾 归/ 又 不 以 其 远 而 忘 之/ 为 奏 而 扬 之 于 上/ 其 幸 抑 又 甚 焉。(每正确两处 得 1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18.(1)即使没有你的告诫,我固然惭愧并且仰慕你的大德很久了。(“微”“愧”“仰”一个 1分,语义完整 1 分)
(2)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将会考虑他的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他的方法 能否对大众有所助益。(“仕”“苟”“济”,一个 1 分,语义完整 1 分)
相关阅读
1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2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3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4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5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6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