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志无以成学
(2)年与时驰
(3)将复何及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答
1、(1)夫/君子之行(2)遂/成枯落
2、(1)学问、学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怎么
3、(1)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析
1、
(1)句意为: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故断句为:夫/君子之行。(2)句意为:最终枯败零落。故断句为:遂/成枯落。
2、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学,一词多义,学问、学业。驰,本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何,一词多义,怎么。
3、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达到。(2)淫慢,放纵懈怠。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治,修养。
4、
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得两件条件:学习与立志。根据“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可得:珍惜时间,即惜时。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相关阅读
1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
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2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3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4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5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6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