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释:①土木: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于土木堡。②宋神宗大办元宵节,欲购浙灯四千余盏,苏轼上书劝谏,反对奢华,神宗采纳其建议。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诣:到
B. 已,得白 已:结束后
C. 寻敕录诸府重囚 寻:不久
D. 秋冬辄徙入塞 辄:往往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事见诬 具劾以闻
B. 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 盗且起
C. 乃转右副都御史 事乃寝
D. 有旨市羊角为灯 九畴为言
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退焚香读书
耿公(办完公事)回到家就烧香读书
B. 多所平反
多处地方平反
C. 徒冗食耳
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D. 请帝延儒硕
(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耿九畴治理两淮盐政,痛下决心革除弊端,收效明显。
B. 耿九畴审理章瑾案件,刚正不阿,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
C. 耿九畴前往凤阳巡视赈灾,及时招抚流民,安定民心。
D. 耿九畴多次提出合理建议,大多被皇上采纳,并受嘉奖。
12. 文中称赞耿九畴“廉正”,请举例说明
【答案】
7. B 8. C
9. B
10. 边将是来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
11. B
12. 如:①两淮盐政久坏,耿九畴指定法令,彻底革除弊病,得到百姓认可。②耿九畴无不良爱好,提倡节俭,工作之外便是读书,廉洁的好名声妇孺皆知;③皇帝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勇于劝阻。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已:不久。句意:不久,洗清罪名。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因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B.连词,递进关系/副词,将要。
C.副词,于是就。
D.动词,做成/介词,替。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句子的能力。
B.“多所平反”应该是“多数重犯被平反”之意。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有:所以,用来……的;避寇,躲避敌寇;安用将帅,宾语前置,用将帅来干什么呢。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审理章瑾案件……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有误,原文“以事见诬,逮下吏”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之事是在审理章瑾案件之前发生。而且“瑾如奏”说明章瑾是按照耿九畴所奏请处治的。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
由“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可知,耿九畴处理两淮盐政之事得到百姓认可,体现其正直;由“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可知,他洁身自好,提倡并厉行节俭,体现其清廉;由“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可知,他劝阻皇帝买羊角做灯,体现其正直,敢于劝谏。
参考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兵败事变,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多数重犯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求增加临洮等守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边将是来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相关阅读
1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2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3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
4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5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6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