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资治通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B.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C.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D.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拾遗,唐代谏官,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以补救人主言行的缺失。
B.革命,本义指变革天命。古代认为天子受天命称帝,以之称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
C.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D.陛下,本意是台阶下,它是对帝王、诸侯的尊称。“陛”指台阶,亦专指宫殿的台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为了笼络天下人心,把存抚使举荐的人一律任命为官,虽然不久就把其中一些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但仍遭到了一些人的讥讽嘲笑。
B.太后掌握着天下刑罚与奖赏的大权,既善于观察,有识人之能,又善于决断,有治事之才,所以天下的杰出之士竞相在她手下任职做事。
C.对于当时审决造反案的错误做法,万年县主簿徐坚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错误的做法应停止,法官的任命应该看是否受到了百姓的认可。
D.朱敬则的奏疏,把秦汉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突出了是否知变的不同结果,然后提出了应采纳的具体策略,以使天下老百姓都坦然而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
(2)窃见比有敕推按反者,令使者得实,即行斩决。
14.依据文意,简要分析“制狱稍衰”的原因。(3分)
答
10.C【解析】第二处应在“时”前断开,“时”是名词作状语,应在“告密者”前面。第四处应断在“问”后,“按问”是一个词,中间不宜断开。第七处应断在“善思”后面,不然“构陷”没有宾语。
11.D【解析】“陛下”不能用来指称“诸侯”。
12.A【解析】“虽然不久就把其中一些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但仍遭到了一些人的讥讽嘲笑”,时间不对。遭到了一些人讥讽嘲笑,是在刚任用那些人的时候,不包括罢免不称职官员的时候。
13.(1)只要(如果)你们这些人不是滥竽充数,何必忧虑人家的话!应该免了他的罪。(重要词语“但使”“恤”“释”各1分,句意1分。)
(2)我私下里见到近来有敕令要求推究审问造反的人,如果使者问出了实情,立即就执行斩决之刑。(重要词语“窃”“比”“按”各1分,句意1分。)
14.太后已经把反对势力消灭了很多,不太需要严酷政治了。朱敬则、周矩等人希望缓刑用仁的进谏,有理有据,太后予以采纳。改朝换代已经成功,众心已经安定。(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2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3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5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6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