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石径幽云冷》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绡红洒。
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挂。
【前言】
《龙山会·石径幽云冷》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从远眺、近看不同角度突出描述了作者对荷叶、荷花的观感;下片主要描写“载酒双清赏芙蓉”的场景。
【注释】
⑴龙山会: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⑵毗陵:今江苏武进县,宋时为常州毗陵郡。幕府:即幕僚。名胜:即名士。双清:这里指风景,如李祁“风月双清摇镜秋”诗句,即是。另词人《丑奴儿慢·双清楼》词,在题下自注:在钱塘门外。那末也有可能是实指临安“双清楼”。芙蓉:即是荷花。
⑶冷一作罅,
⑷障一作帐。
⑸桥一作乔过一作醒,
⑹仙一作环杳一作香。
⑺颊一作霜
⑻泪绡红洒一作泪洒红绡,一作红绡泪洒。
⑼竞一无竞字,一作欲
⑽晓一作晚
⑾花一无花字倩一无倩字,一作底。
⑿去未舍一作去来舍,一作后归来。
⒀待一无待字梧梢上挂一作井梧上有,玉蟾遥挂。
【翻译】
无。
【赏析】
“石径”三句,山上眺望荷花。此言词人与毗陵幕府中几位朋友一起登上一条曲折幽深的山间小路。峰回路转处,突见远处有荷叶田田如步障般遮住了水面,且红花绿叶相互挤压,煞是好看。“亚”,通压,如杜甫《上巳宴集》诗:“花蕊亚枝低”即是;“步障”,古代显贵出行所设的屏蔽风寒尘土的行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小桥”两句,近观荷花。“仙佩”,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遗余佩兮醴浦”。注“佩,琼琚之属。”这里是以佩喻玉白色的莲子。词人说:我们从景色优美似梦境般的一条小桥上经过,见桥下“接天莲叶”一直连绵到烟水迷茫的护城河中。可是仔细寻找,还不见莲蓬的踪迹。“何处”五句,状荷花。“秋阴”即秋季。此处是说:现在整个天地都笼罩在初秋天的阴雨连绵之中,这儿的水面又是从什么人手中借来了似春天般艳红的丛丛荷花?最使人感到娇美妖娆的是这荷花色如醉酒人的脸颊,水滴在花瓣上简直就是泪珠洒在了红色的绡帕上一样美。
“摇落”三句,说明荷叶“众志成城”的气势。“摇落”,即凋残也,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此言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但水中的荷叶却是例外,它们却竞相显示出勃勃生机,好像希望留住西坠的夕阳,使得停留在短亭边的车马中人(即词人与幕府诸友)为这美妙的水上风景而陶醉忘归。“晓妆”两句,再赞荷花之美。“金谷”,即“金谷酒数”,语出石崇的《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此言荷花的形色好像经过妇女们精心保护的“晓妆”,至晚也没有毁损;其颜色又好像在金谷园的宴席中喝酒连连直至深夜的酒徒们的脸色一般酡红。“惊雁落”两句,状酒宴中热闹场面,扣题中“载酒”。此言与幕府中诸名士一起临流设宴,宴中有人清唱一曲助兴,其歌声震遏行云,似乎还惊落了空中的飞雁;又有人用酒祭酹水中荷花;还有的连连碰杯痛饮。“去未舍”两句,写赏荷花的酒宴散后恋恋不舍之情。言在赏荷酒宴上,大家一直豪饮到月亮西坠而已经挂在梧桐树的树梢上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
相关阅读
1 高阳台·过种山翻译赏析_高阳台·过种山原文_作者吴文英
《高阳台过种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 【查看全文】
2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翻译赏析_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原文_作者吴文英《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 【查看全文】
3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翻译赏析_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原文_作者吴文英《玉烛新花穿帘隙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粘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 【查看全文】
4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翻译赏析_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原文_作者吴文英《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 【查看全文】
5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翻译赏析_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原文_作者吴文英《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 【查看全文】
6 惜红衣·鹭老秋丝翻译赏析_惜红衣·鹭老秋丝原文_作者吴文英《惜红衣鹭老秋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