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
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把,露黄偷翦。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待明朝、醉巾重岸。
【前言】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写作者在重阳节前一日登飞翼楼观景,感慨万千;下片由景生情,追忆与苏姬杭妾的欢乐往事,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注释】
①危:一作“花”。
②把:一作“处”。
③影:一作“景”。
【翻译】
无。
【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此词上片“思渺”两句,触景生情。言词人在重阳前一日登上飞翼楼眺望湖山秋色。见满湖秋风掀浪,无休无息地追逐着南飞的鸿雁,不觉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也像那雁儿般的羁旅行役,行踪飘忽,不禁惆怅不已。“怯上”两句是说:重九登高,本是从古至今的习俗,现在我因为年老力衰,怕上高山,所以选择这“飞翼楼”作凭栏眺望湖景夕照的地点,以寄托登高之意。“蓬莱”四句,“蓬莱”指绍兴蓬莱阁。此述词人登楼眺望的印象。词人眺望隔湖山色,发觉淡绿色的远山仿佛笼罩着一层忧愁的面罩,那幽云缭绕使对岸的蓬莱阁恰如仙境般的飘渺微茫。他瞰视楼前,湖水清浅,湖面一碧万顷,浩浩荡荡,“秋水共长天一色”。上片述登楼观景寄兴。
下片“十载”三句,忆在吴之时。“十载”,约数也。“东篱”、“露黄”,指菊花,这里借喻所爱之伊人。此言词人曾在苏州客居了十余年,当时年纪尚轻,风流倜傥,所以惯于怜香惜玉,和所爱的女子经常在暗中约会。“移暮影”两句,叹如今。言如今自己已是衰老暮年,重返飞翼楼观看那湖山旧景,不觉自感意销气馁,更何况在爱情上杭妾亡、苏姬去,只剩孤身一人,不禁兴悲。“秋娥”四句。言词人曾在中秋佳节赋词一首寄情,词中回想:从前倚傍在湖畔的花丛中,杭妾初展双眉捧酒劝饮的快乐情景,这是多美妙的时刻啊!可是今天登上是楼,却不见伊人,能不悲乎?所以还是到明天重阳节喝得醉熏熏的去湖岸边追寻梦境吧。下片登楼追忆往事。
相关阅读
1 高阳台·过种山翻译赏析_高阳台·过种山原文_作者吴文英
《高阳台过种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 【查看全文】
2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翻译赏析_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原文_作者吴文英《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 【查看全文】
3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翻译赏析_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原文_作者吴文英《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 【查看全文】
4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翻译赏析_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原文_作者吴文英《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 【查看全文】
5 惜红衣·鹭老秋丝翻译赏析_惜红衣·鹭老秋丝原文_作者吴文英《惜红衣鹭老秋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查看全文】
6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翻译赏析_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原文_作者吴文英《玉烛新花穿帘隙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粘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