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重九翻译赏析_惜秋华·重九原文_作者吴文英

  《惜秋华·重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
  江上故人老。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看芙容、画船多少。
  【前言】
  《惜秋华·重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托物寄情,上片描述作者在重阳节中的凄凉感受,下片抒写作者的伤老、忆旧、悲秋及对苏妾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残照:一作“斜照”
  ②翳,遮蔽。
  【翻译】
  无。
  【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此首词系第一格。    
  上片“细响”两句,托物寄情,兴体也。此言深秋之夜冷清寂静,词人独伴孤灯,耳中隐隐听到蟋蟀细小的低鸣声,好像在哀叹着:秋天即将过去,冬寒已快来临。一“残”字,不但指出蟋蟀的好日子已要过尽,而且也有在暗伤岁月将残,人近暮年之意。“怕上”两句,承前述自己的感触。重阳佳节,本是登高的好时机,然而词人却“怕上”高山观景,因为怕那高山上的夕照暮云更加重了他对黄昏残年的愁怨。此与李商隐《登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湖”两句,承前感叹。言词人不但“怕上翠微”,而且也不愿意去西湖游玩。因为秋日的风沙不但将明镜似的西湖遮蔽,而且还曾遮掩过苏妾临湖倒映的晓妆。“秦鬟云扰”,语出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里借指苏妾的发式。当时,苏妾已离词人而去,词人因风沙遮湖而联想到苏妾在时之景也。“新鸿”两句,以景衬情。言词人虽然随乡入俗,强振精神,帽插茱萸,但耳中听到一声声南飞鸿雁的哀鸣声,更增添出一股思乡思亲的离愁感。  
  下片“江上”三句,词人梦中景。“东篱”句,语出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是以秋菊喻妾虽美貌如旧,却离词人而去。此处是说:我飘泊江湖日见衰老,而梦中却看到那苏妾仍旧是那么年轻美貌啊!“晚梦趁”两句,言邻妇的捣衣声惊断了词人的好梦,引起他对苏妾怀念不已的愁思。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说:“此言姬去如梦之被邻家杵臼惊破也。” “秋娘”两句,触景思人。“秋娘”,原指唐李绮之妾杜秋娘,这里借指苏妾。“满城”句,化用北宋潘大临诗“满城风雨近重阳”的意境。此言词人面对重阳的满城风雨,又时近黄昏,悲秋景而忆及去妾,不觉泪沾满襟。“闲了”两句,自回忆中惊醒,复归现实。言他清醒后,用无聊的目光转视黄昏中的风雨西湖,见荷花零落,游船稀少,更增一番愁绪。



相关阅读
1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翻译赏析_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原文_作者吴文英

《风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 【查看全文】

2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翻译赏析_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原文_作者吴文英

《扫花游赋瑶圃万象皆春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波印日,倒秀影秦山,晓鬟梳洗。步帷艳绮。正梁园未雪,海棠犹睡。藉绿盛红,怕委天香到地。画船系。舞 【查看全文】

3 惜红衣·鹭老秋丝翻译赏析_惜红衣·鹭老秋丝原文_作者吴文英

《惜红衣鹭老秋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查看全文】

4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翻译赏析_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原文_作者吴文英

《杏花天蛮姜豆蔻相思味》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 【查看全文】

5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翻译赏析_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原文_作者吴文英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粘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 【查看全文】

6 高阳台·过种山翻译赏析_高阳台·过种山原文_作者吴文英

《高阳台过种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