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弄溪赋翻译赏析_沁园春·弄溪赋原文_作者辛弃疾

发布时间: 2017-09-06

  《沁园春·弄溪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袅袅东风,悠悠倒影,摇动云山水又波。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
  长松谁剪嵯峨。笑野老来耘山上禾。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前言】
  《沁园春·弄溪赋》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如词题所云,这首词是赋弄溪的。词的上片主要写弄溪所见,词的下片写弄溪所感。
  【翻译】
  如词题所云,这首词是赋弄溪的。弄溪为何?无非是两种解释:一、溪水名,但不知其位置所在;二、可供游赏之溪,这是比照“弄田”作的解释。据辞书讲,弄田为可供游赏之田,且有颜师古注为证。当然,把弄溪释为可供游赏之溪,只是个人推测,尚有待专家考证,但私意认为不能说这样推测毫无道理。
  词的上片主要写弄溪所见。开头三句写为何赋弄溪。在这里,作者使用的是层层递进的手法,先以“有酒忘杯”衬托“有笔忘诗”,写自己既不想饮酒,也不想赋诗,逼出“弄溪奈何”四字来。“弄溪奈何”,即奈弄溪何?言如果不写诗,弄溪怎么办呀!这样一推一转,便逗出了为弄溪而赋之意,既点明了词题,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构思是颇精巧的。“看纵横”以下十句,对弄溪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叙。其中前四句写弄溪的走向及水势。意谓溪水曲曲折折,纵横驰骋,犹如龙蛇从陆上腾空而起;又像雪练,冲决河堤,滚滚而去。虽名为溪,却有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之势。
  接下去三句写溪中倒影。言在袅袅春风之中,云、山倒映溪中,随着水波的起伏而摇动,别有一番情趣。末后三句写溪之不足:港中没有丛生的菖蒲,水边没有缘坡的绿竹。作者不直说这是弄溪的不足,而以问句出之,且前着“欠”字,可见作者叙事之委婉,遣词之慎重,格调之含蓄。词的下片写弄溪所感。“长松”二句承接上片另辟新境,写溪边之松与山上之人。人为野老,来耘山上之禾,是以“可笑”;松为“长松”,高耸入云,突兀险峻,是以可钦。“算只因”四句写闲情。
  其中前两句承上,写鱼、鸟之乐,得之天然;而后二句写自己闲居之乐,谓此乐与风月无关,而是由于自己闲居,才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貌似快乐,其实内心是很戚苦的。故“芳草”三句运用《楚辞·招隐士》和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言春深日暮,芳草萋萋,王孙不归,佳人未来,自己只有耀发沧浪,仰首高歌,以抒发胸中的郁闷而已。结尾三句写自己徘徊溪旁,久久不归,人世之间还有谁像我这样潇洒放逸!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对投闲置散生活的不满。这首词即景生情而又缘情布景,景与情会,情景交融,语言生动形象,风格清新自然,艺术成就也比较高。



相关阅读
1 《满江红·点火樱桃》阅读答案-辛弃疾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茶蘼如雪。春正妤,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横望,春山叠;家 【查看全文】

2 婆罗门引·龙泉佳处翻译赏析_婆罗门引·龙泉佳处原文_作者辛弃疾

《婆罗门引龙泉佳处》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算天 【查看全文】

3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翻译赏析_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原文_作者辛弃疾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 【查看全文】

4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翻译赏析_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原文_作者辛弃疾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 【查看全文】

5 最高楼·吾衰矣翻译赏析_最高楼·吾衰矣原文_作者辛弃疾

《最高楼吾衰矣》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查看全文】

6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阅读答案-辛弃疾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