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阅读答案-辛弃疾

发布时间: 2019-10-15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②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③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虎踞龙蟠: 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② 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言被疏。③宝镜:喻知音。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怀古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一层一层的铺展开来。
B. 四、五句运用反问的修辞,从建康的险要形势入手,文句中透露出昔盛今衰的悲凉。
C.“柳外斜阳”五句,描写登亭所见景象,渲染悲凉凄楚的气氛,表现日渐衰微的国势。
D. 下阕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委婉地表达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之情。
15. 结尾两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境界幽远,寓意颇深,请简要赏析。


14、B(四、五句为设问)
15、①结尾两句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风势将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2分)
②这两句一语双关(1分),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1分),也象征着南宋国势的危急(或象征在主和派当道时抗战派的凶险处境)(1分),体现作者对时局险恶的忧虑。(1分)


【注】①虎踞龙盘,诸葛亮曾目睹金陵地形而感慨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建康曾为六朝国都。②安石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晚年位高遭忌,曾闻筝歌而泪下。
(1)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赢得闲愁千斛”中“闲愁”的理解。(4分)
(2)这首词运用了较多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任选两种进行赏析。(4分)


(1)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实则是深深的忧愁。作者吊古伤今,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自己志不得伸,无法实现抗金救国理想的愁苦。这种情感是悲愤沉郁的,绝不是闲愁。
(2)①寓情于景,词人通过柳外斜阳、水边归鸟等画面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楚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悲凉,表达了对国家日趋衰微的担忧。②用典,词人运用谢安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志不得伸的愁苦。③暗喻 ,最后两句既写出了江上波涛的险恶,同时也暗喻南宋的危机,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任答两点即可给满分;答“以景结情”“借古抒怀”等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分。)


相关阅读
1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翻译赏析_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原文_作者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 【查看全文】

2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 【查看全文】

3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阅读答案-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 【查看全文】

4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阅读答案-辛弃疾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查看全文】

5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阅读答案-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① 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②。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铁③,赋 【查看全文】

6 一剪梅∙中秋无月阅读答案-辛弃疾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