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阅读答案-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

发布时间: 2020-01-02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21. 词的上片前三句渲染了                的氛围,交代这是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填写诗歌题材)。(每空1分)
22. 辛弃疾写词尤擅于用典,往往对其稍加改造便别出新意。请结合本词,通过用典来抒情的角度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分)


21. (1). (1)凄凉悲切    (2). (2)送别 
22. ①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②“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蒋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③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表达了对叶衡的赞扬之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意境以及题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在读懂全诗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象,内容以及情感。本题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日暮独立图。天寒日暮时分,友人离去,作者独立于苍茫山林中,久久不愿离去。"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表明作者的孤寂,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归去来兮",说明叶衡离开建康奔赴京城,道出了送别友人的中心。由此可见,词的上片前三句渲染了凄凉悲切的氛围。并由内容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用典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考生要找出诗歌使用的典故,说明典故出处,并分析诗人借该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中,“归去来兮”表达的是的不舍;“今我来思,杨柳依依”传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悲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引用,借李广表达了对叶衡的赞扬之情。考生围绕这些要点答题即可。


相关阅读
1 一剪梅∙中秋无月阅读答案-辛弃疾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 【查看全文】

2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阅读答案-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 【查看全文】

3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 【查看全文】

4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阅读答案-辛弃疾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查看全文】

5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阅读答案-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① 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②。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铁③,赋 【查看全文】

6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翻译赏析_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原文_作者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