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左手把青霓》阅读答案-辛弃疾

发布时间: 2020-03-24
千年调
辛弃疾①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②前导,叫开阊阖③。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县平声圃,万斛泉,千丈石。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④。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⑤。
注释:①本词约创作于庆元六年。其时辛弃疾因遭谏官攻击,被罢去职,隐忧于江西铅山。②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③阊阖: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④此句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之典。天帝赏赐赵简子,日后赵简子接连攻城掠池,成为晋国实权派。⑤末三句借用《离骚》“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句意。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手把青霓”与“霓为衣兮风为马”两句中的“霓”都是“彩虹”的意思。
B.“径人寥天一”中“径”一词写出了词人纵横驰骋,遨游天界上下的自由。
C.“赐汝苍壁”意为“我要将苍壁赐予你”,是词人模仿天帝口吻设想的语言。
D.“嶙峋突兀”意为“气势雄伟的石壁突然出现”,给词人带来了意外与惊喜。
17.本词运用了借助古事,委婉地抒发情感的手法,使作品意蕴丰富,表达凝练。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8.①辛弃疾词作描绘出瑰丽神奇的仙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营造出了      (《仙境名称》)这一仙境,并借助诗词曲画等方式暗示了      (姓名)、      (姓名)等女子的不幸命运。(3分)
②本词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调动想象对神仙世界进行了描写,简述这两首诗词所描述的仙境及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16.D
17.C 
18.①仙境名称:太虚幻境。人物:晴雯、袭人、香菱、宝钗、黛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湘云、妙玉、熙凤、巧姐、李纨、可卿以上十五人中任选两位即可。
②描写的仙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仙界与日月辉映,炫目辉煌;神仙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列队欢迎诗人的到来,场面盛大热烈。仙境在最高潮处倏然消失,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千年调》描写仙界宴饮的欢乐和天帝对词人的赏赐,词人虽受到盛情款待,却依然主动回到的人间。抒发的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对名山大川的向往表达对权贵的反抗和对高洁傲岸人格的向往。《千年调》表达诗人希望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对祖国、现实的深深眷恋。



16.试题分析:“突兀”是“气势雄伟”的意思。
17.试题分析:“委婉地抒发情感的手法”错误,应是直接抒情。
18.试题分析:①注意根据文学常识填写,仙境的描写不同李白“仙境在最高潮处倏然消失,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辛弃疾“词人虽受到盛情款待,却依然主动回到的人间” 。然后分析结合人生经历分析情感。


相关阅读
1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②。 今老 【查看全文】

2 一剪梅∙中秋无月阅读答案-辛弃疾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 【查看全文】

3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翻译赏析_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原文_作者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 【查看全文】

4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阅读答案-辛弃疾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查看全文】

5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阅读答案-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 【查看全文】

6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阅读答案-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① 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②。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铁③,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