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绰然亭?
(注)绰然亭,作者别墅云庄中的亭子。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首散曲长调中,“越调”是宫调,“寨儿令”是曲牌,“冬”是题目。其中,宫调是元曲中音乐部分的曲调模式。
B.开篇两句诗人以主观感受起笔,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展开。天欲明之时,是一天最寒冷的时候,两句衔接流畅自然。
C.“布出柴荆,遥望郊坰”两句,作者以一“望”字领起,依次见得郊野、四周的山岩、道路、行人,写得层次分明。
D.“爱园林春浩荡”一句,作者身处冬日,却想象出浩荡的春景,期盼寒冷的冬天速速离去,大好春光早日到来。
2、这首散曲旨在咏雪,却不着一雪字,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如何写雪的。
答
1、B A.”这首散曲长调”错误,这是一首小令,不是长调。
C.“依次见得郊野、四周的山岩、道路、行人”错误,根据“道途间无个人行”,可知没有见到行人。
D.“期盼寒冷的冬天速速离去,大好春光早日到来”错误,“爱园林春浩荡”一句,是作者看到雪景,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似乎浩荡的春风为园林吹开了满园的琼枝玉卉,使人顿生春风扑面、春色无边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景赏雪的无限赞美和喜悦之情。
故选B。
2、(1)运用白描手法,通篇未用一个描写雪形似的字眼和比喻雪外形或动态的词汇,纯用白描写雪。
(2))视听结合,先从室内听觉上写雪之声,次从室外视觉上写雪之势。
(3)角度变化,层次分明,从高到低、从远到近,把郊外之雪描摹得令人陶醉。
(4)使用烘托手法,写雪之势用“滚滚势如倾”,写雪之美用“春浩荡”,写雪之洁用“气澄清”。
相关阅读
1 山坡羊·闺思阅读答案-张可久,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山坡羊闺思 (元)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 【查看全文】
2 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断肠的意思是 。(1分)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查看全文】
3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陈草庵《山坡羊•叹世》阅读答案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 【查看全文】
4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简要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之妙。(4分) (2)诗中钓鱼人形象寄托了诗人 【查看全文】
5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二首)阅读答案-卢挚[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二首) 卢 挚 (一)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二)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 【查看全文】
6 朝天子·秋夜吟阅读答案-李致远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