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①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②,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月明,依依素影③,何处飞来?
【注】①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②越王台:越王勾践所筑的楼台。③素影:指明月。
14.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的“莫问”一词,写出了作者不愿因回忆前朝兴亡而伤感的内心意愿。
B.三至五句写草绿、花开、鸟鸣之景物,不见春日之欢欣,却流露着些许凄凉。
C.“依依素影,何处飞来”与“明月几时有”情思相近,都是对大自然的疑问。
D.全曲以“上”等动词写人物活动,以景物描写交待流连的情境,画面感很强。
15.阅读全曲,对画线句“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加以赏析。(6分)
答
14.(3分)C(“情思相近,都是对大自然的疑问”错。“依依素影,何处飞来”,结合前句“当时月明”,是以明月的亘古不变反衬世事变迁,表达的是王朝兴衰的感慨。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则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相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奥秘)。
15.(6分)①青山依旧,故国不在;乔木已长苍苔。这里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凄凉。(2分)
②“怅然孤啸”写出了诗人孤寂惆怅长叹抒怀的形象。(2分)③上承登台所见之景,下启旧月何来之问,使人与景、见与思融合自然。(2分)
【翻译】
别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指初绿的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布满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赏析】
此曲即是诗人重登绍兴越王台时所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趾的历史传统,又是南宋政治经济的中心,人到这里尤其容易激发起亡国的惨痛和恢复河山的愿望,诗人重游前朝重地,登上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能抑制。
相关阅读
1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阅读答案-(元)王实甫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王实甫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尧民歌)怕黄昏 【查看全文】
2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阅读答案与赏析-张养浩【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张养浩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 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 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喈喈 【查看全文】
3 【双调】得胜令 四月一日喜雨阅读答案-张养浩,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双调】得胜令 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①欲焦枯,一雨足沾濡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注】 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查看全文】
4 【双调】双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阅读答案-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注]先辈 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注]小山,元代著名 【查看全文】
5 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元代〕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 【查看全文】
6 [玉鞭蓉]喜雨阅读答案-冯惟敏,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①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②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