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今年在北京,住在竹竿巷。有一天,忽然由竹竿巷想到竹竿尖。竹竿尖乃是吾家村后的一座最高山的名字。因此便做了这首诗。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注]胡适先生曾留学美国,学贯中西,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此诗写于1917年,五四运动前夜。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
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
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虽然写于白话文运动刚开始之时,却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开出一片新天地。
B. 全诗的句式长短错落,以自由的笔调歌唱,兼具散文的美感与诗的浓郁情感。
C. 全诗以四句“我笑你”构成排比,传达出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的激情。
D. 全诗音节自然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人巧妙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内蕴丰富。
8. 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
【参考答案】
6. D D项,“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错误,对诗歌的主旨理解有偏差,诗人并无此意,这首诗主要通过科学快速之物反衬诗人对国与家的刻骨相思之情。
7. D D项,此诗无“象征手法”,而是以对地球、月亮、星球、电等那个时代向来受人膜拜的事物嗤之以鼻,反衬出“我区区的心头一念”的迅捷,形象地表述了人的思维的奇异性以及作者对故乡祖国的刻骨相思之情。
8. 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
相关阅读
1 会抒情的壶阅读答案-黎戈
会抒情的壶 黎戈 ①顾景舟长着一张苏南老人最常见的脸,干净清秀,他家世代做壶,偏他从小酷爱读书,虽因家贫只能辍学抟壶,但狷介孤高的书卷气却终身不散。他不喜交际,只有几 【查看全文】
2 灯火的温情阅读答案-叶延滨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 【查看全文】
3 身体里的谷子阅读答案-周艳丽身体里的谷子 ①谷子长在村庄的坡地上,也长在我的身体里。我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被它收去,揉进泥土,从此,我的身体里就住进了一株谷子。这株谷子像村头守望的一双眼睛,时 【查看全文】
4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阅读答案-毕淑敏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 【查看全文】
5 《爱的礼物》阅读答案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 【查看全文】
6 寻访万年稻源阅读答案-赵丽宏寻访万年稻源 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是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