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
我的祖先们发现这一块地方的时候,大概正是春初,草已经开始绿了,一大片一大片地向四围蔓延着。这一条刚解了冻的河正喧哗地流过平原,它发出来的明畅欢快的声音,熔化了这些刚与寒冬奋斗过来的硬汉们的心。而不远处,在平原的尽头,矗起一层紫色的山脉,正连绵不绝地环绕着这块土地。
祖先们就在这里终止了他们疲倦的行程,流浪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家。春去秋来,他们的孩子越来越强壮,他们的妇女越来越姣好。而马匹驰骋在大草原上,山岗上的羊群像雪堆、像海浪。
很多很多年以后,我的外婆就在这条河边诞生了。这个婴儿在她母亲的眼中一定是最美丽的,外婆一定也很爱她的母亲。因为每一次,在我们不听话,惹妈妈生气的时候,外婆就会说:“你们这些孩子真没孝心,我小的时候,总想着法子帮母亲的忙,照顾弟妹。”或者:“我母亲对我说什么话,我都从来没有顶过嘴,总是规规矩矩地答应着。”
当时,外婆的这些话总是听过了就算了。真正能体会到她的意思的时候,我已经长得很大,离她也很远了,就像她离开那条河已经很远了一样。
但是,那条河总是一直在流着的。外婆曾在河边带着弟妹们游玩。每一个春天,她也许都在那解了冻的河边看大雁从南边飞过来。而当她有一天过了河,嫁到河那边的昭乌达盟去了的时候,河水一定曾喧哗地在她身后表示着它的悲伤吧。
小时候爱求外婆讲故事,又爱求外婆唱歌。可是每次听完以后,都不能很清楚地把内容完全记下来,等到第二次外婆要我们重述的时候,我们总是结结巴巴地,要不然就干脆一面笑着,一面跑开了。外婆一定很失望吧。
但是,那条河总是一直在流着的。而在外婆黑夜梦里的家园,大概总有它流过的喧哗的声音吧。“大雁又飞回北方去了,我的家还是那么远……。”用蒙古话唱出来的歌谣,声音分外温柔。而只要想到那条河还在那块土地上流着,就这一个念头,就够碎人的心了。
所以,她仍然一遍一遍地和我们讲述那些故事,故事之中总有一条河,有一个孝顺的孩子,有一个可爱的母亲。有时候,我们听出她话里的教训的意味,我们就会笑着要求再换一个。每一次,她的故事都没能讲完。大概不是因为小孩子们已经跑远了,就是因为她的思绪又在那条河前面停顿下来了吧。
而我今天多么渴望能重听一遍那条河的故事呢!谁能告诉我,六十年前,那十八岁的少女的面貌曾有多少飞扬的光来?谁能告诉我,那草原上的男孩子们曾几次驰马掠过她的裙边,谁能告诉我,那一颗年轻的心里,曾充塞了多少对这一块土地的热爱?而在她转身离开这条河时,是不是也以为明天又会再回来?我能问谁呢?我想,大概就只有问这一条河了。
于是,这条河也开始在我的生命里流动起来了。从外婆身上,我承继了对那块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土地的爱。离开她越远,这一份爱也越深,而芳草的颜色也越温柔。而希喇穆伦河后面紫色的山脉也开始庄严地在我的梦中出现,这大概是外婆生前没有想到的吧。
选自席慕容《前尘˙昨夜˙此刻》,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13. 梳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2分)
① ▲ , ▲ ; ②外婆河边诞生,感念母亲恩情;
③ ▲ , ▲ ; ④外婆带领孙儿,讲述歌唱河流
14. 请给文中画线句做点赏析批注。(3分)
离开她越远,这一份爱也越深,而芳草的颜色也越温柔。
▲
15. 小雨读到艾青的诗歌《风陵渡》里也写到了“河”。两篇的作者为何都对“河”情有独钟,请分别阐释。(6分)
风陵渡
艾青
风吹着黄土层上的黄色的泥沙
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
风吹着无数古旧的渡船
风吹着无数渡船上的古旧的布帆
黄色的泥沙
使我们看不见远方
黄河的水
激起险恶的浪
古旧的渡船
载着我们的命运
古旧的布帆
突破了风,要把我们
带到彼岸
风陵渡是险恶的
黄河的浪是险恶的
听啊
那野性的叫喊
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
和鲸吞我们的生命
而那潼关啊
潼关在黄河的彼岸
它庄严地
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1938年初 风陵渡
(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A.《那一条河》 ▲
B.《风陵渡》 ▲
参考答案
13.(2 分)祖先发现河流,流浪族群安家。外婆跨河远嫁,留恋土地河流。
14.(3 分)将草拟人化,形象地写出草色的柔美;情景交融,将爱与草色相连;离草越远,爱越深沉,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15.(6 分) 《那一条河》示例 1:“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河”是流经故乡的河流,也是在我生命里流动的河流;示例 2:托物言情,饱含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热爱和思念;示例 3:象征,河是故乡的象征,也是自由与解放的灵魂的生命指征;示例 4:渲染,对故乡的向往和爱,以及因未见过故乡而产生的乡愁。 (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得 3 分)
《风陵渡》示例:“河”的意象,既指自然界的恶劣条件(险恶的浪) (1 分) ;又是苦难的象征,是战乱、贫困等带来的苦难之河,滚滚而来吞噬一切自然生灵(1 分) ;“河”与“潼关”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对光明的不懈追求。 (1 分)(四) (13 分)
相关阅读
1 《蒙自杂记》阅读答案-朱自清
蒙自杂记 朱自清 ①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②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 【查看全文】
2 《千年书香落闲花》阅读答案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 【查看全文】
3 《米缸山下播绿记》阅读答案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 【查看全文】
4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阅读答案-迟子建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①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青山就改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 【查看全文】
5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阅读答案与解析-张抗抗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 【查看全文】
6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阅读答案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 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