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阅读答案-宗璞

发布时间: 2019-07-22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摘自《宗璞自选精品集》)
15. 第①段中,哪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
16. 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景物描写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
(2)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
18. 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5. 丰富、幽静。
16. 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以香山的嘈杂、万安山的寥落和萧索与小湖旁的秋色作对比,突出作者对后者的喜爱。
17. (1)将红叶与黄栌、枫叶进行对比,突出表现红叶色彩鲜亮的特点,同时通过比较,黄栌的红比较暗,枫叶的红较深,表现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2)将地下的红叶比作“红毡”,落下的红叶可以将地面铺满,并形成一块“红毡”,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红叶数量多、颜色亮的特点,贴切的比喻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
18. ①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作为丰收季节的“绚烂多彩”“肃穆庄严”“朦胧清明”等丰富的景色。②更有对人生的思考,包括对人生的价值、把握现在和当下、珍惜美好和欢乐等的感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理解相关段落大意,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词语加以概括即可。第①段主要是对作者记忆中的香山秋天景色的描写。记忆中秋天的香山很热闹,“满山如火如荼”的红叶、同行的友人和骑着的小毛驴都让这秋景格外丰富。大片的金黄和满树茂密的叶子都展现了秋天的丰收。“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直接点出了香山的两大特色,即“丰富”“幽静”。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键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结构上与文章的关系,二是内容上与文章的关系。第②段是对秋天的香山人满为患及法海寺萧索气象的描写。加入对香山和法海寺的描写让读者产生疑惑,作者寻的秋韵是在香山吗?还是在法海寺?第②段末句“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给了读者答案,那么作者想要寻的秋韵到底在哪呢?这种“吊胃口”的写法就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香山太拥挤,法海寺太萧索,这都与后文小湖旁奇妙的秋色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小湖旁秋色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心中真正的“秋韵”。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结合句意分析修辞手法在该句子中的具体表达效果。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作用: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句(1)将红叶与黄栌、枫叶进行对比,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作答。句(2)将地下的红叶比作“红毡”,生动描写红叶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情感作答即可。
点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秋天寻找秋韵的事情。第②段中作者认为香山人满为患,法海寺虽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但这都不是他要寻找的秋韵;第①段中作者认为丰收才是秋天的“调”。偶然看到山与湖之间的一排银杏树,“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的景象是他心中的秋韵。收到讣告,作者对人生有所感悟,秋天是一个有成绩的季节,事物都有所着落,人生也会有终结的一天,但要有所价值。“我是注意今世的”,我们需要把握今生、当下,珍惜现下美好的生活。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也是他心中的秋韵。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答案。



相关阅读
1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 阅读答案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 【查看全文】

2 发现大地的星星阅读答案-迟子建

发现大地的星星 ①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 【查看全文】

3 水墨周庄阅读答案-王剑冰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 【查看全文】

4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阅读答案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 【查看全文】

5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朱光潜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 【查看全文】

6 家园如梦阅读答案-山珍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