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飘香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9-05
槐花飘香
⑴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⑵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⑶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⑷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⑸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⑹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⑺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背靠着吃饭的那棵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⑻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伯父一身白褂,一如那芬芳的槐花,在田间守着日子,清净、笃定,仿佛农人的田间,就是槐花的田间。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⑼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心生动容。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申琳,有删改)
16. 请概括作者围绕“槐花香”回忆了哪三个方面的往事。
17.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角度赏析第(4)段画线句子。
18. 阅读第(5)段画线句子,结合语境,以第一人称描述孩子们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
19.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⑹段中写父亲与孩子背靠槐树吃槐花蒸菜有何作用。
20. 文章结尾,槐花香令作者“心生动容”,说说这里包含作者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16. 香在枝头,香在嘴里,香在田间。
17. 示例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采槐花的熟练,表现出小伙伴们收获槐花时的快乐,表达了大家对槐花的喜爱。
示例二:比喻,将槐花比作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落下时的多、美, 衬托出小伙伴们收获槐花时的快乐,表达了大家对槐花的喜爱。
18. 无心写作业(看小人书),希望母亲早点做好槐花蒸菜,急切地想吃到蒸菜。
19. 写父亲与孩子们背靠槐树吃槐花蒸菜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人吃槐花蒸菜时的享受和满足,表现出槐花蒸菜的美味,侧面表现母亲手艺的高超,照应了上文等待吃槐花蒸菜的期盼。与下文写一家人再吃槐花蒸菜相呼应,表达了家人对槐花的喜爱。
20. 对槐花绽放的美丽的喜爱,对槐花香(美味)的喜爱;对亲情的温馨的感动,对农人(父辈)的勤劳赞美,对过去诗意(慢节奏)生活的怀念,对现在仍能嗅到槐花香的感动与知足。
【解析】
16.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此文在组织语言时,要从“槐花香”都“香”在何处的角度考虑作答。概述出香在枝头、香在嘴里、香在田间这三个方面的往事。
17. 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或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也就是大家对槐花的喜爱。
18.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以第一人称描述孩子们此时的心理活动。要结合“就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一句,并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展开你的联想。可从无心写作业看书,希望母亲早点做好槐花蒸菜的角度考虑作答。
19. 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情节的作用。父亲与孩子背靠槐树吃槐花蒸菜这一情节,是一段极为生动的描写。写出了槐花蒸菜的美味,侧面表现母亲手艺的高超,呼应了“槐花飘香”的标题,突出了文章中心。
20. 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要答出对槐花、对槐花美味、对亲情、对温馨生活的意义。



相关阅读
1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朱光潜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 【查看全文】

2 水墨周庄阅读答案-王剑冰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 【查看全文】

3 发现大地的星星阅读答案-迟子建

发现大地的星星 ①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 【查看全文】

4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阅读答案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 【查看全文】

5 家园如梦阅读答案-山珍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查看全文】

6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 阅读答案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