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阅读答案-徐立新

发布时间: 2019-12-25
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
徐立新
泥土是乡间最常见的,处处都是。由于普通至极,所以无人在意,可父亲却视它为珍宝。
春天,在下籽播秧的前几日,父亲便会去当家塘里取泥土,塘泥在混有家禽粪便的水底沤了很久,又软又烂,肥力又大,是最好的自然肥料。放干水后,父亲将它一锹锹地铲捞起来,然后撒到秧田里,做成“秧床”,稻籽躺进去便可孕育苗了。
那些沉浸了许久的塘泥,又黑又脏,还很臭,让人避之不及,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天晴时,他还会脱了胶鞋,赤脚踩到上面,表情舒坦地说:“多肥的塘泥,今年的苗定能长得壮!”
除了种田外,父亲还要种地。小麦、马铃薯、山芋……都要分时节地种在地里,种得多了,地里的养分便会不够,必须得施肥。父亲不肯施入磷肥等化学合成肥料,说那样会污染土壤,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健康,更不好吃,他要施自己制作出来的“土肥泥”。先将一块块草皮铲起来,翻晒至干,然后混入枯枝、松针、干牛粪、稻壳和许多黑泥,堆成沟条状,好留出一些能让空气进入其中的缝隙,接着点燃,让枯枝等在黑泥中闷烧一周左右,闷烧出来的便是乌溜溜的环保有机土肥泥。
那些土肥泥,同样也不会负于父亲,它会让父亲收获一筐又一筐的农产品,父亲一次次地将它们拿去卖掉,凑足了我十多年的上学费用。后来,他还隔三岔五地将它们带给城里的我,让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父亲不愿来城里住,劝说多次都无果,我怕他年岁越来越大,整日在田地里忙碌,容易意外摔倒。可他却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的泥土,我不熟悉?哪里凹,哪里凸,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可能被它绊倒呢!被劝急了,他才说出实情:“城里有泥土种田耕地吗?到处都是水泥地,我心慌!”
我在镇上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可他不愿意去住,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的老砖瓦房里。
我记得很清楚,那老房子的墙砖,都是父亲自己用泥土烧制出来的。他将从山上挖运回来的黄泥,掺水搅拌后,反复踩揉,直至它非常有劲道,接着将它送进砖模子里,一块块脱出来后码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再送进窑洞里烧制,最后出来的便是一块块红彤彤,结结实实的墙砖。此外,父亲还用黄泥制胚,烧制过家用的陶罐、碗碟。虽然做些事都很辛苦,极其费时又费力,可父亲却丝毫不在意。
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砖墙,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很土,却能让他无比的心安。
父亲还告诫我,别瞧不起泥土,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再贫瘠,再不肥的泥土,只要对它费点气力,都会让它变得有用起来。“有人说烂泥扶不上墙,那是他根本不了解,将其用错了地方,烂泥的作用可大着呢!”他说,“我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3期,有删改)
22.文章围绕“泥土”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3.品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

(2)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砖墙,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

24.结合生活,谈谈你对“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一句话的理解。(3分)

25.结合全文,谈谈标题“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的作用。(3分)


22.①父亲在泥土里种庄稼;②父亲痴爱自己的老砖瓦房。    
23.(1)“满心喜欢”写出了父亲对泥土的感情很深,发自内心的喜欢。(2)运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写出父亲与“砖墙”“碗罐”之间的特殊感情。
24.懒惰的人永远不会有丰厚的收获;只要给泥土施肥、浇水,就会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人勤地不懒,土地不会辜负人。 
25.(1)题目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泥土”比作“珍宝”,体现了对泥土的珍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2)“泥土”是全文的线索,把文章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3)“最美的平凡珍宝”点明了文章主旨:父亲对泥土的挚爱和赞美。




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
徐立新
①泥土是乡间最常见的,处处都是。由于普通至极,所以无人在意,可父亲却视它为珍宝。
②春天,在下籽播秧的前几日,父亲便会去塘里取泥土,塘泥在混有家禽粪便的水底沤了很久,又软又烂,肥力又大,是最好的自然肥料。放干水后,父亲将它一锹锹地铲捞起来,然后撒到秧田里,做成 “秧床”,稻籽躺进去便可孕育秧苗了。
③那些沉浸了许久的塘泥,又黑又脏,还很臭,让人避之不及,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天晴时,他还会脱了胶鞋,赤脚踩到上面,表情舒坦地说:“多肥的塘泥,今年的苗定能长得壮!”
④果然,壮实的秧苗很快便争先恐后地从肥沃的秧床里冒了出来,在和煦的春风中愉快地“摇头摆腰”,父亲得意地注视着它们。他知道,塘泥是不会辜负他的辛苦付出的,它会送来一个丰收之年,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多出来的还能卖钱,补贴家用。
⑤除了种稻外,父亲还要种其他作物。小麦、马铃薯、山芋……都要分时节地种在地里,种的多了,地里的养分便会不够,必须得施肥。父亲不肯施入磷肥等化学合成肥料,说那样会污染土壤,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健康,更不好吃,他要施自己制作出来的“土肥泥”。先将一块块草皮铲起来,翻晒至干,然后混入枯枝、松针、干牛粪、稻壳和许多黑泥,堆成沟条状,好留出一些能让空气进入其中的缝隙,接着点燃,让枯枝等在黑泥中闷烧一周左右,闷烧出来的便是乌溜溜的环保有机土肥泥。
⑥那些土肥泥,同样也不会辜负父亲,它会让父亲收获一筐又一筐的农产品,父亲一次次地将它们拿去卖掉,凑足了我十多年的上学费用。后来,他还隔三差五地将它们带给城里的我,让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⑦父亲不愿来城里住,劝说多次都无果,我怕他年岁越来越大,整日在田地里忙碌,容易意外摔倒。可他却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的泥土,我不熟悉?哪里凹,哪里凸,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可能被它绊倒呢!被劝急了,他才说出实情:“城里有泥土种田耕地吗?到处都是水泥地,我心慌!”
⑧我在镇上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可他不愿意去住,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的老砖瓦房里。
⑨我记得很清楚,那老房子的墙砖,都是父亲自己用泥土烧制出来的。他将从山上挖运回来的黄泥,掺水搅拌后,反复踩揉,直至它非常有劲道,接着将它送进砖模子里,一块块脱出来后码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再送进窑洞里烧制,最后出来的便是一块块红彤彤,结结实实的墙砖。此外,父亲还用黄泥制胚,烧制过家用的陶罐、碗碟。虽然做这些事很辛苦,极其费时又费力,可父亲却丝毫不在意。
⑩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墙砖,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很土,却能让他无比的心安。
⑪父亲还告诫我,别瞧不起泥土,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再贫瘠,再不肥的泥土,只要对它费点气力,都会让它变得有用起来。“有人说烂泥扶不上墙,那是他根本不了解它,将其用错了地方,烂泥的作用可大着呢!” 他说,“我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土。”
⑫泥土给了乡村生命,更给了农人们无限的希望和信心。我觉得它像极了父亲,像极了如父亲一般的故乡农人,他们如泥土一般,质朴、其貌不扬、平凡无奇,一生都在默默地、不计报酬地将体内满含肥力的“养分”,供给儿女和社会。他们和泥土一样,是故乡永恒的胎记,是世间最美的平凡珍宝,令人终生仰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以“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为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在对比中揭示文章主旨。
B.文章写父亲把泥土视为珍宝,赞美父亲具有如泥土般质朴善良、默默奉献的品质。
C.第⑤段通过对父亲“铲”“翻”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准确具体地描绘出父亲制作“土肥泥”的过程。
D.父亲觉得城里到处都是水泥地,没有泥土种田耕地,空气不新鲜,所以不愿到城里居住,体现了老年父亲对故乡的热爱。
2.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把泥土视为珍宝的具体表现。(4分)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果然,壮实的秧苗很快便争先恐后地从肥沃的秧床里冒了出来,在和煦的春风中愉快地“摇头摆腰”,父亲得意地注视着它们。(结合加点词语品析这个句子。)
(2)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的泥土,我不熟悉?哪里凹,哪里凸,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可能被它绊倒呢!(三个“哪里”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⑫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5.为什么说故乡农人“和泥土一样,是故乡永恒的胎记,是世间最美的平凡珍宝,令人终生仰视”?请简要分析。(4分)


1.(3分)B 【解析】主要是为了凸显父亲像泥土一般的品质,故B项理解错误。
2.(4分)①用泥土做“秧床”并喜欢与黑脏臭的塘泥亲密接触;②自制土肥泥;③离不开家乡的老砖瓦房;④烧泥土做墙砖、陶罐、碗碟。
3.(6分)(1)(3分)“争先恐后”“摇头摆腰”两个词语赋予秧苗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秧苗茁壮成长的形态。
(2)(3分)三个“哪里”连续运用,构成了反问句,突出了父亲对家乡泥土的熟悉程度,同时也是父亲对儿子怕他摔倒的反驳。
4.(5分)议论和抒情,总结全文内容,进一步点明并深化了文章中心,由泥土到故乡的农人,抒发了作者对父亲及故乡农人具有的如泥土般质朴善良、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的赞美之情。
5.(4分)因为故乡的农人与泥土有着相同的品质。泥土和故乡的农人一样虽然质朴,平凡,但却一生都在默默无闻,不计回报地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品质是故乡的标志,也是虽然平凡,却无比珍贵的宝贝,值得人敬佩。



相关阅读
1 水墨周庄阅读答案-王剑冰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 【查看全文】

2 发现大地的星星阅读答案-迟子建

发现大地的星星 ①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 【查看全文】

3 家园如梦阅读答案-山珍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查看全文】

4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朱光潜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 【查看全文】

5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阅读答案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 【查看全文】

6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 阅读答案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