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头来”及其他阅读答案-梁遇春

发布时间: 2020-02-04
“还我头来”及其他
梁遇春
关云长兵败麦城,虽然首级给人拿去招安,可是英灵不散,吾舌尚存,还到玉泉山,向和尚诉冤,大喊什么“还我头来!”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事,万想不到我现在也来发出同样阴惨的呼声。
但是我并非爱作古人的鹦鹉,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在所谓最高学府里头,上堂,吃饭,睡觉,匆匆地过了五年,到底学到了什么,自己实在很怀疑。然而一同同学们和别的大学中学的学生接近,常感觉到他们是全知的——人们(差不多要写做上帝了)。他们多数对于一切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意见,说起来滔滔不绝,这是何等可羡慕的事。他们知道宗教是应当“非”的,孔丘是要打倒的,东方文化根本要不得,文学是苏俄最高明,小中大学都非专教白话文不可,文学是进化的(因为胡适先生有一篇文学进化论),行为派心理学是唯一的心理学,哲学是要立在科学上面的,新的一定是好,一切旧的总该打倒,以至恋爱问题女子解放问题……他们头头是道,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知。鲁拙的我看着不免有无限的羡慕同妒忌。
更使我赞美的是他们的态度,观察点总是大同小异——简直是全同无异。有时我精神疲倦,不注意些,就分不出是谁在那儿说话。我从前老想大学生是有思想的人,各个性格不同,意见难免分歧,现在一看这种融融泄泄的空气,才明白我是杞人忧天。不过凡庸的我有时试把他们所说的话,拿来仔细想一下,总觉头绪纷纷,不是我一个人的力几秒钟的时间所能了解。有时尝尽艰难,打破我这愚拙的网,将一个问题,从头到尾,好好想一下,结果却常是找不出自己十分满意解决的方法,只好归咎到自己能力的薄弱了。有时学他们所说的,照样向旁人说一下,因此倒得到些恭维的话,说我思想进步。荣誉虽然得到,心中却觉惭愧,怕的是这样下去,满口只会说别人懂自己不懂的话。随和是做人最好的态度,为了他人,失了自己,也是有牺牲精神的人做的事;不过这么一来,自己的头一部一部消灭了,那岂不是个伤心的事情吗?
由赞美到妒忌,由妒忌到诽谤是很短的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我有时也免不了随意乱骂了。一回我同朋友谈天,我引美国Cabell说的话来泄心中的积愤,我朋友或者猜出我老羞成怒的动机,看我一眼,我也只好住口了。现在他不在这儿,何妨将Cabell话译出,泄当时未泄的气。Cabell在他那本怪书,名字叫作《不朽》BeyondLife中间说:
“印刷发明后,思想传布是这么方便,人们不要麻烦费心思,就可得到很有用的意见。从那时候起很少人高兴去用脑力,伤害自己的脑。”
Cabell在现在美国,还高谈Romance,提倡吃酒,本来是个狂生,他的话自然是无足重轻的,只好借来发点牢骚不平罢!
以上所说的是自己有愿意把头弄掉,去换几个时髦的字眼的危险。此外在我们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来取我们的头者又大有人在。思想界的权威者无往而不用其权威来做他的文力统一。从前晨报副刊登载青年必读书十种时候,我曾经摇过头所以摇头者,一方面表示不满意,一方面也可使自己相信我的头还没有被斩。这十种既是青年所必读,那么不去读的就不好算做青年了。年纪轻轻就失掉了做青年的资格,这岂不是等于不得保首级。回想二三十年前英国也有这种开书单的风气。但是LordAvebury在他《人生乐趣》(The pleasure of Life)里所开的书单的题目不过是“百本书目表”(ListoflooBooks)。
此外Lord Acton,Shorter等所开者,标题皆用此、彼等以爵士之尊,说话尚且这么谦虚,不用什么“必读”等命令式字眼,真使我不得不佩服西人客气的精神了。想不到后来每下愈况,梁启超先生开个书单,就说没有念过他所开的书的人不是中国人,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刽子手的行为了。胡适先生在《现代评论》曾说他治哲学史的方法是唯一无二的路,凡同他不同的都会失败。我从前曾想抱尝试的精神,怀疑的态度,去读哲学,因为胡先生说过真理不是绝对的,中间很有商量余地,所以打算含胡先生的大道而不由,另找个羊肠小道来。现在给胡先生这么当头棒喝,只好摆开梦想,摇一下头——看还在没有。总之在旁边窥伺我们的头者,大有人在,所以我暑假间赶紧离开学府,万里奔波,回家来好好保养这六斤四的头。
所以“还我头来”是我的口号,我以后也只愿说几句自己确实明白了解的话,不去高攀,谈什么问题主义,免得跌重。说的话自然平淡凡庸或者反因为它的平淡凡庸而深深地表现出我的性格,因为平淡凡庸的话只有我这鲁拙的人,才能够说出的。无论如何总不至于失掉了头。
末了,让我抄几句Arnauld在Port-RoyalLogic里面的话,来做结束罢。
“我们太容易将理智只当做求科学智识的工具,实在我们应该用科学来做完成我们理智的工具;思想的正确是比我们由最有根据的科学所得来一切的智识都要紧得多。”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要写的是当时的人们面临的失去“头”的危险,开篇却写了关云长的故事,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话题,二是为了增强文本的吸引力。
B. 本文主体部分的“头”指的是自己深入的独特的自主的思想和观点,“还我头来”的口号不仅在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意义,即使在今天也有其价值。
C. 如果“文如其人”的观点正确的话,我们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具有质疑和反思精神、思想独特、学识渊博的人。
D. 作者举梁启超和胡适的例子对思想名家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反思,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名家的讽刺与不满。
8. 作者认为我们的“头”所面临的危险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9. 本文运用多种手法以获得语言的风趣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 D  
8. ①追求时髦潮流;②追求同化(人云亦云);③权威的统一压迫。 
9. ①“但是我并非爱作古人的鹦鹉”“自己的头一部一部消灭了”“在我们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来取我们的头者又大有人在”,手法:比喻。②“他们头头是道,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知”,手法:夸张或反讽;“常感觉到他们是全知的——人们(差不多要写做上帝了)”,手法:夸张或反讽;“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刽子手的行为了”,手法:夸张;③举胡适前后观点说法不一(或者言行不一)的例子,手法:对比;④“鲁拙的我看着不免有无限的羡慕同妒忌”“更使我赞美的是他们的态度”,手法:反语(反讽)。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思想内容和句段含义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作者举两位思想名家的例子是为了反思这种权威的负面影响,并非是全面影响。尽管胡适的例子中提到了不止一面,但梁启超的例子就只是为了反思负面影响。
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章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找到要把握内容要点的段落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关符合的要求的信息回答问题。通读全文可知,作者“谈到大学的学生们口中都喜欢谈论各种时事,然而他们并不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借用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大众观点,他们对自己谈的东西其实并未深入理解,却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梁遇春认为这些大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是把自己的头弄掉,去换得几个时髦的词语,所以对其加以批判,他写到“印刷发明后,思想传布是这么方便,人们不要麻烦费心思,就可得到很有用的意见。从那时候起很少人高兴去用脑力,伤害自己的脑。”“我们太容易将理智只当做求科学智识的工具,实在我们应该用科学来做完成我们理智的工具;思想的正确是比我们由最有根据的科学所得来一切的智识都要紧得多。”,考生可据此概括,作者认为我们的“头”所面临的危险如,盲目追求时髦潮流;从众心理,追求同化(人云亦云);③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言特点的能力。做此题的关键,第一步是审题,抓住关键点,一是“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的“手法”,二是“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和“简要分析”。第二步,回到原文,找出三处运用了不同艺术手法且具有幽默的表达效果的句子。第三步,概括分析,分点作答。书写答案时,既要点出句子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又要分析其所达到的幽默效果,①其中第三段结尾“自己的头一部一部消灭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当时部分大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是把自己的头弄掉,去换得几个时髦的词语,所以对其加以批判,用语生动形象,鲜活可感。
② 原文第八段“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刽子手的行为了”,他甚至揶揄了当时的导师梁启超,他有意犹未尽地嘲讽了胡适的自以为是,“胡适先生在《现代评论》曾说他治哲学史的方法是唯一无二的路,凡同他不同的都会失败。”运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语气措辞可谓率真直白,一派天真而无城府之气。
③此外,原文举胡适前后观点说法不一(或者言行不一)例子,作者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我们头脑中人云亦云的做法。
④ 此外,原文有诸如“鲁拙的我看着不免有无限的羡慕同妒忌”“更使我赞美的是他们的态度”,作者运用反语的艺术手法,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能更好地包含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憎喜的情感。



相关阅读
1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朱光潜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 【查看全文】

2 家园如梦阅读答案-山珍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查看全文】

3 水墨周庄阅读答案-王剑冰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 【查看全文】

4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阅读答案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 【查看全文】

5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 阅读答案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障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 【查看全文】

6 发现大地的星星阅读答案-迟子建

发现大地的星星 ①我出生在正月,是和着风雪的节拍来到人世的,这个季节对极北地区来说天黑得早,人们做晚饭时,得点油灯或蜡烛。但这样的光明是耗钱的,所以为着节省,一般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