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大车阅读答案-李娟

发布时间: 2021-01-20
粉红色大车
李娟
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二十块钱,粉红色大车只要十块钱。带稍微大点的行李的话小车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大车发车有个准点,不像小车,人满了才出发,老耽误事。
“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十块钱来了!”
车上的小孩子们则整齐地发出“吁儿——”的勒马命令声。
我和六十块钱被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点地方,已经满满当当的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村,又有人塞进来五十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我被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骑到那两只羊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里便开始暖和起来。
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尔图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准备得差不多了,穿得厚厚的,站在大雪覆盖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的雪地上。
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好吗,姑娘?身体可好?”一边从旁边座位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盖在膝盖上。
夜色浓重,风雪重重,戈壁滩平坦辽阔,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上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路下面去。
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待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受不了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着两个胖胖的老人——那里一定很暖和!我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夹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里,坐在堆在他们脚边的行李包上。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我尴尬地发现,他们两个原来是夫妻……一路上这两口子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没地方放,就搁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嘴里嘟噜了几句什么,于是老太太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被攥着了。
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子之间穿行着,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在等待。
有的是要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是河边东面第二家。”
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
或者:“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
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
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被安排在前面几排座位上,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挨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间互不相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六七岁而已。只见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的行李努力往上推,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新戴上。
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他一连坐了两三个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说哭闹了。
我大声问:“谁的孩子?”
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
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
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
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真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怕惊扰了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的梦境。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车的司机性格开朗,热情地对待乘客。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
B.两个胖乎乎的老人夫妻被我无意间隔开,他们却一句话都没有说,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
C.很多人不坐车却也吩咐司机做很多事,作者没有写司机的任何回答,暗示司机习以为常。
D.“我”问了很多问题,如“谁的孩子”“爸爸是谁”,没有人回答,说明乘客们的冷漠。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开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车与小车相比,有诸多的优点,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B.“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既写出了大车的孤独,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C.“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外貌描写,写出了孩子的单纯可爱,为后文埋下伏笔。
D.“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的梦境”,是作者的想象,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
8.赏析画横线的句子语言方面的特点。(4分)
9.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不乏“具有深情的生活描写”,请结合车内人物的表现分析这一特点。(6分)


6.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项,“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有误,文中“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十块钱来了!’”这是司机幽默的表现,不是“贪财”,作者这样写更有生活气息。
B项,“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曲解文意,依据后文老头和老太太帮“我”暖手来看,说明他们热情善良的品格。
D项,“说明乘客们的冷漠”理解有误,文中“车厢里一片鼾声”,可见,是因为乘客们睡着了,所以没人回答,不是表现乘客们冷漠。
故选C。
7.D   D项,“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没有体现,是过度解读。
故选D。
8.(1)运用了借代、夸张的手法。(2)写出了“我”在拥挤的车厢内的感受和心情。(3)形象生动又不乏幽默。(4)同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后文的美好感觉形成对比。
9.(1)司机是个热心人,他不落下任何人,对别人托付的事从不推辞。(2)车内的乘客,无论是一对老夫妻,还是年龄大的孩子,都能帮助别人。(3)“我”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对孩子精心呵护。(4)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给彼此的平凡生活带来温暖和真情。



相关阅读
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阅读答案-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丁玲 ①开会啦!张裕民①跳上台中央,咱们村闹土地改革到如今已经十多天了,咱们要翻身,可不容易,咱们村上有好些剥削咱们的地主,咱们今天就来拔尖。 【查看全文】

2 变形记(节选)阅读答案-卡夫卡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 【查看全文】

3 文本一:迷路阅读答案-刘国芳

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查看全文】

4 《帽子》阅读答案-雁戈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 【查看全文】

5 《鹅飞时》阅读答案

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 【查看全文】

6 遗失的帽子阅读答案

遗失的帽子 帽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昨天唐忽忽去买六一用品,在集市上逛一圈后,突然发现帽子不见了。那是一顶很普通的淡蓝色迷彩遮阳帽,帽檐上排列着细密的针脚,是妈妈留给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