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节选)阅读答案-杨沫

发布时间: 2021-02-18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第二天大早,她就被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催醒了。那有节奏的雄伟的浪涛声,有力地诱惑着年轻的、对人生充满着幻想的林道静。她匆匆吃过看门老头端来的早饭,就一个人跑到海边去。
早晨,天气晴朗,天边淡淡地飘着几朵白云,海水就像天色一样蔚蓝、明净,锦缎般闪着银色的光辉。远远的,就在这样平静的沉睡般的海面上,许多只挂着白帆的渔船随风荡漾。对着这雄伟辽阔的大海,林道静几天来紧紧压缩着的痛苦的心,渐渐舒展开来了。
她站在一个小山的顶端,默默地对这些绮丽的景色望了一阵,接着由于一种年轻人好奇的冲动,使她跑下了山巅,向紧靠海边的一个个的红色小木屋奔去。
一片平坦的海滩上,游泳者的笑声、闹声和娇声娇气的呼喊什么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她的耳朵里。这时,她才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有钱人避署的海滨区。
她站在稍远的一颗老松树下好奇地观望者。一群群的外国人和中国的少爷、小姐,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丽的游泳衣,有的躺在海滩上,有的好像白鹅张着两臂,嬉笑着扑到海水里。停在岸上的只有少数外国老太婆,和甲国的太太们。她们撑着洋伞,有的还带着小狗,悠然地坐在铺着洁白被单的沙滩上,欣赏着海景、谈着闲话。还有一个女人杷一杯白色的乳汁,可能是牛奶,倒在一只洁白的盘子里喂着小狗吃。忽然听见一个女人尖声地喊叫起来。她向那边一望,这是个年轻的中国女人,正跳着脚大声叱骂着什么人:“小挨刀的!洋伞这半天还没拿来呀!晒死人,你这小贱货赔得起命吗?”
这时天色已将近中午,炎热的沙滩上,一个短衣女孩子正向这个骂人的女人跟前急步跑着。女孩子跑到女人跟前了,喘吁吁地正把一把粉红色的绸伞递给她——啪、啪两个耳光打在女孩子的脸颊上……
道静不看了,她扭身向回走。出来了这半天,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她的心情已经不如出来时那么轻松愉快。
“绕过去!这里不能走!”突然,一个男子粗野的喊声把她吓了一跳。她抬头一看:山崖上矗立着一幢巍峨而富丽的洋楼,楼周围是一堵坚固的围墙。一个好像镖客模样的男人在围墙外雄赳赳地站着。他瞪着眼睛对闯到这儿来的道静挥着手,并且指指一旁墙上钉着的大木牌。
道静站住脚,心里又气又恼。可是她还是好奇地随着镖客的粗大手指看了看那块木牌:华人与狗不得通过……她这时才看清一面美国国旗正在这幢楼前的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舞着。她向这木牌,向这旗杆和旗子使劲瞪了两眼,二话没说,扭头就走。
“什么狗世界!外国人在中国耀武扬威……”她心里突然像堵上了一块铅板。
她没有心绪再看下去,只想赶快回到杨庄。
她大步走着,远远地望见有几个灰色的帐篷孤岛似的立在沙滩上,忽然,挨着帐篷不远的一块岩石后面传来了小孩子的哭声。道静惊异地听了一下,就急忙朝那里跑去。
一个中年的、脸色好像黄蜡般的瘠瘦的女人,坐在一块岩石旁边的柳树底下,她一边给一个瘦小的婴儿喂奶,一边还拿着细绳补缀着破烂的渔网。孩子吃两口奶又哭起来,她还是不停地补。道静走到她跟前,她紧蹙着双眉,并不觉得有人在跟前。
小孩吐出了奶头,哇的一声哭得更凶了。显然因为瘦弱的母亲没有奶水,饥饿折磨着这像小柴棍一样的孩子。母亲一见这情景,把没有补好的渔网一扔,突然向张着小口干号的孩子生起气来:“小要命鬼,你死!死!跟你那穷爹一起死去吧!老天爷呀!……”母亲猛地把头伏在孩子的脸上,轻声地啜泣起来了。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想用手去扶起那个压在小孩胸上的头发蓬乱的头。小孩子是这样瘦弱,大哭了两声就只能轻轻喘着,张着小嘴不出声了。
女人受惊似的抬起了头。一看是个年轻的姑娘站在面前,她怔怔地望着道静嗫嚅着,“你……你……要干啥?”道静这时才听出这女人是山东口音,她的声音里带着惊慌和恐怖。
女人两眼是枯涩的,好像鱼眼一样的暗淡。她呆呆地瞅着道静,半天才自言自语似地喃喃道:“俺老家是山东的。年景不好跟男人逃荒到这里。有人说在这里给洋人做工挣钱多,俺一家三口就来了……不到三个月,他……他给洋人盖避暑的洋楼,就,就摔死啦!……”女人的手不动了,她直直地瞪大眼睛瞅着道静,木然的没有表情的神情,反而比哀哭更凄惨。“老家也回不去,要着饭,给打鱼的补网……”这女人喘了口气,轻轻摇晃着将要睡着的孩子,无力地说:“小姐,俺也活不长啦,孩子也快啦——病,没的吃……早知道,一家子死也死在老家呀。”“唉,死了好,省得活受罪。叫洋人、有钱人享福去吧!唉,小姐,您是避暑来的吗?看,那边海滩上他们玩的多乐和呀。”
“不,不是!”这女人最后的两句话,像针似的刺了道静一下子,她顾不得再说什么赶快走开了。
破旧的帐篷,起伏的沙丘,咆哮的海涛,飒飒的杨叶,海滩上的小狗和洋伞,美丽得像仙宫一样的避暑别墅,别墅跟前“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全闪电似的在她脑际旋转,她心慌意乱、急急忙忙地跑回了杨庄。
[注]《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力地诱惑着年轻、对人生充满着幻想的林道静”“由于一种年轻人好奇的冲动,使她跑下了山巅”,这表明此时林道静对大海的向往。
B. “绕过去!这里不能走!”粗野的喊声刻画出了镖客模样的男人盛气凌人的形象,这使得林道静心理“像堵上了一块铅板”。
C. “唉,小姐,您是避暑来的吗?看,那边海滩上他们玩的多乐和呀”,表明这个女人把林道静看成了跟那边海滩上玩耍的人一样的人。
D. “她顾不得再说什么赶快走开了”,面对凄惨的母子,林道静选择“逃离”,这是因为林道静觉得这个瘠瘦的女人对自己不友好。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淡淡的白云,蔚蓝、明净的海水,随风荡漾的渔船……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衬托出此时林道静内心的短暂欢愉。
B. 对海滩上的场面描写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既描绘了海滩上游泳、嬉闹的欢快场面;又突出描写了用牛奶喂狗的细节。
C. 选文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叙事,自如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D. 选文通过林道静所见所闻所感串联故事情节,以林道静流动的视线带领读者感知小说中的一个个场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8. 结合节选部分的情节,简要分析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9. 请结合林道静到海边后内心变化过程,分析选文中林道静的形象特点。


6. D “这是因为林道静觉得这个瘠瘦的女人对自己不友好”错误。
7.C “选文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叙事”错误。主要是第三人称,没有选用相结合的方式叙事。
8. ①小说描写了小柴棍一样的孩子与海滩上喝牛奶的小狗,像黄蜡般的瘠瘦的母亲与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丽的游泳衣的人们,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②小说描写了别墅跟前“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反映了旧中国落后、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现实。
9. ①看到海滩上避暑游泳的人群、小狗、阳伞和被打骂的女孩,林道静感到了世道的不公,她的心情不如出来时轻松愉快了,反映了林道静的正义感。②看到“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后,林道静“向这旗杆和旗子使劲瞪了两眼,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反映了林道静的爱国情怀与反抗意识。③看到凄惨的母子,听到瘠瘦的母亲的讲述,林道静内心像针似的刺了一下子,反映了林道静的怜悯之心。



相关阅读
1 文本一:迷路阅读答案-刘国芳

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查看全文】

2 变形记(节选)阅读答案-卡夫卡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 【查看全文】

3 《鹅飞时》阅读答案

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 【查看全文】

4 遗失的帽子阅读答案

遗失的帽子 帽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昨天唐忽忽去买六一用品,在集市上逛一圈后,突然发现帽子不见了。那是一顶很普通的淡蓝色迷彩遮阳帽,帽檐上排列着细密的针脚,是妈妈留给她 【查看全文】

5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阅读答案-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丁玲 ①开会啦!张裕民①跳上台中央,咱们村闹土地改革到如今已经十多天了,咱们要翻身,可不容易,咱们村上有好些剥削咱们的地主,咱们今天就来拔尖。 【查看全文】

6 《帽子》阅读答案-雁戈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