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杰
公社干事关新民骑车要到大黄庄蹲点。
上路不大会儿,天下雨了,路面慢慢起泥,他只得下车推着沿路边走,路边有草,车子还能推。很快车轮和泥瓦之间粘满了泥巴,推不转了。他把车子马腿支起,折根树枝掏泥巴。掏净后,推不多远,泥巴又满了,又停下来掏。反复几次,已是气喘吁吁,身上也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了。
同志,上哪儿去啊这是?咋搞成这样了?
关干事身后响起闷雷似的问话。关干事转身一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赤脚大汉,光着脊梁,浑身上下就一条蓝士林布做的短裤,左胳肢窝里夹着一双已穿得发白的解放牌黄球鞋,方面大耳,一身肌肉疙瘩。
我到大黄庄。还有多远?
好几里哪!我就是那庄上的。走!先到我家里歇歇。大汉说着,也不管人家同不同意,弯腰把右胳膊伸进三角架里,只轻轻一挑,自行车大梁就稳稳地落到了肩膀上,拔腿就走。
关干事忙问:你家啥成分?雇农!大汉头也不回只管往前走。富衣?大汉说话字音有些含混,关干事没听清,疑惑地问了一句。
大汉立即停下脚步,转过头,瞪着吓人的大眼珠子,吼道:是比贫下中农还贫的雇农,不是富衣!咋的了?富农你就不让我扛车了?
关干事不说话了。还没到大黄庄,雨停了,大汉就扛着车子把关干事送到大队部。后来,关干事调查摸底,才知道大汉叫黄大憨。
大黄庄的社员反映,队长和会计不和,责任在会计,他私心太重,队里账目不清。关干事就找队长谈话,建议撤换会计,让黄大憨接任。队长一听,哈哈大笑,说,大憨没上过学,不识字,还是个半吊子(智障)。队长接着说,不过,这人很负责任,他觉着对的事,就坚决干好,九头牛也拉不回,还不怕得罪任何人。关干事说,那就给他找一个适合他干的事儿吧。队长说,让他当监督员,就是不让社员养的猪跑出村口钻到地里糟蹋庄稼。队长给关干事作了详细说明。
这个村子四周是三四丈宽的池塘,水也很深,全村只有南面一个两丈宽的路坝。社员养的猪白天有养猪户轮流赶到河坡里放牧,养猪户家里都建有猪圈,按说应该很好管理的。可是养猪实在不容易。社员的口粮都很紧张,猪饲料大多是河水下面的杂草和河坡里的猪娃草、苜蓿等野生植物。猪也是整天饿得嗷嗷叫。猪对社员太重要了,家里年底各项大的开支就靠卖猪的钱。少数社员深夜或是凌晨就偷着把自家的猪从路坝放出去。猪钻到庄稼地里吃饱后天亮之前又回到自家圈里。后来队里就让各户轮流站岗守住路坝,但也没管住。队里又排班,到地里去抓猪,抓住一次罚扣五斤免购点(口粮),但值班的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都怕得罪人,最终也没管住。
队长说,要是大憨愿意干的话,说不定他一个人就能治住。
队长跟大憨一说,大憨特别高兴。水稻快成熟的时候天还不冷。每天村里人睡定后,他就裹件破大衣,搬个破椅子坐到村口。几次半夜里有人到村口“侦查”,想把猪放出去,大憨忽地站起来吼道:谁?想干啥?“侦查”的人立即退了回去。
一个乌云遮月的晚上,太憨在茅房里拉肚子,拉了好长时间,比往常晚去了好大会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一头猪忽地一下从路坝外稻田里蹿进村里。大憨起身就去追那头猪,那头猪跑得快,他就在后面穷追不舍,一直把那头猪累趴在地上。他用绳子把猪拴在了村口的树上,就去通知队长叫社员来认领。
这头猪是他二叔家的。二叔来了,把大憨狗血喷头骂了一顿说:半吊子,你不是在稻田里抓住的,咋能说我的猪下了稻田?我早起放圈让猪遛遛,我就在后面跟着哩。大憨瞪着血红的眼珠子说:我就是看着它从稻田里蹿上来的!二叔,你说这是你的猪啵?要不是你的,咱叫队长派人把它赶到街上卖了,钱归队里。二叔说,别叫我二叔!要认我这个二叔你还坑我?半吊子!大憨说,你说谁半吊子?二叔咋啦?司务长打他爹,公事公办!别说二叔,就是我二儿也不行!
在场的人“哄”的一声笑了。忽然,场外响起一个人鼓掌的声音,原来是蹲点的关干事。他已放下肩上背的粪篓子——他喜欢庄稼,常在生产队长会上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养它”,他到各生产队巡查都是背着粪篓子。他对在场的社员说:大憨的话虽粗,但很在理。大家说是不是?
从此,谁也不敢再偷着往庄稼地里放猪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0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生动再现了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地区人民真实的生活图景,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B.关干事听错了大憨的成分,被瞪了一眼,吼了一顿,就被吓得不说话了,说明关干事胆小怕事、内心怯懦。
C.农户家里养猪不容易,一些社员就偷着把自家的猪放出去吃社里的庄稼,由于值班人员心地善良,最终没管住。
D.“在场的人‘哄’的一声笑了”,大家既笑大憨不懂世故,说话太憨;也笑大憨亲情不和,长晚不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将黄大憨的性格特点塑造得更加鲜明、突出。
B.小说开头对关干事雨中“艰难”的描写,主要目的是引出黄大憨的出场。
C.关干事“巡查都是背着粪篓子”的细节描写,照应了上文社员的口粮紧张。
D.小说语言朴实无华,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不仅接地气,而且通俗易懂。
8.阅读本文,简要概括黄大憨人物的性格特征。
9.有人认为本文明写“黄大憨”,实写“关干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
答
6.A(B.“说明关干事胆小怕事、内心怯懦”错。原文“大汉立即停下脚步,转过头,瞪着吓人的大眼珠子,吼道:是比贫下中农还贫的雇农,不是富衣!咋的了?富农你就不让我扛车了?关干事不说话了”,关干事不说话不是胆小怕事、内心怯懦,而是自知问大汉成分“理亏”。C.“心地善良”错,原文为“但值班的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都怕得罪人,最终也没管住”,可见是怕得罪人,不是心地善良。D.“亲情不和,长晚不分”错,原文“二叔咋啦?司务长打他爹,公事公办!别说二叔,就是我二儿也不行”,体现的是黄大憨坚持原则,公事公办。)
7.C照应说法牵强,主要表现关干事言行合一,接地气,热爱生产,不忘本色等特点。
8.①憨厚质朴;②直率性急;③坚持原则、责任心强;④热心善良。
9.同意。小说写黄大憨笔墨虽多,但他的身后无时无刻不站着关干事,写黄意在烘托关。别人称呼他“半吊子”,而关干事赏识他、重用他,黄大憨履行职责与二叔争吵,是关干事支持他,肯定他。小说实际上是赞美知人善用、正直公正的人民好干部。
不同意。小说标题为大憨,点明就是要赞美憨厚朴质的普通农民的;文章内容上对大憨的刻画占了绝大部分篇幅;文章运用运用大量对比手法,也是为了刻画大憨。小说写关干事,目的是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表现大憨人物形象。
相关阅读
1 《帽子》阅读答案-雁戈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 【查看全文】
2 遗失的帽子阅读答案遗失的帽子 帽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昨天唐忽忽去买六一用品,在集市上逛一圈后,突然发现帽子不见了。那是一顶很普通的淡蓝色迷彩遮阳帽,帽檐上排列着细密的针脚,是妈妈留给她 【查看全文】
3 变形记(节选)阅读答案-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 【查看全文】
4 《鹅飞时》阅读答案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 【查看全文】
5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阅读答案-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丁玲 ①开会啦!张裕民①跳上台中央,咱们村闹土地改革到如今已经十多天了,咱们要翻身,可不容易,咱们村上有好些剥削咱们的地主,咱们今天就来拔尖。 【查看全文】
6 文本一:迷路阅读答案-刘国芳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