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节选)阅读答案-汪曾祺

发布时间: 2021-05-21
文本一:
徙(节选)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
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想往初中里塞,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
(有删改)
文本二:
我的初中(节选)
汪曾祺
初一、初二国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学法大体如我在小说《徙》中所写的那样。有些细节是虚构的,如小说中写高先生编过一本《字形音义辨》,实际上他没有编过这样一本书,他只是让学生每周抄写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编过一些字形的歌诀,如:“戌横、戍点、戊中空。”他讲书前都要朗读一遍。有时从高先生朗读的顿挫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文义。“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他讲书,话不多,简明扼要。如讲《训俭示康》:“……‘厅事前仪容旋马’,闭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狭小了。”这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对写小说有好处。小说的描述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象。如果记录厅事的尺寸,即无意义。高先生教书很严,学生背不出来,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炜挨过多次打。因为他小时极其顽皮,不用功。曾炜后来发愤读书,现在是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了。我的同班同学刘子平后来在高邮中学教书,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问过高先生:“你从前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高先生叹了一口气,说:“我现在想想,真也不必。”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比喻手法,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又将作文比作使船,取譬自然贴切,生动形象。
B.高先生能自选教材,选文有标准,重视课外阅读,这些都体现出他的国文功底和对国文教育的独特见解。
C.受其熏陶、教育的学生大多会写文章,能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这些都表现了高先生的育人之功。
D.高先生的庭院台阶上有苔藓,帘外生碧草,可见门可罗雀,人迹稀少,说明他性情孤傲,很少与人来往。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苛政猛于虎”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过捕蛇者的经历充分反映了这一现象。
B.《项羽本纪》选自《汉书》,其中“鸿门宴”选段记叙了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
C.《项脊轩志》是宋代作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文章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言志,情思深沉,“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D.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过很多讽喻诗,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是古文运动的纲领。
8.文本一中说:“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请对这两句话加以简要赏析。(4分)
9.请结合文本二,概括汪曾祺在文本一中虚构细节的作用以及从高北溟教学中得到的小说创作的启发。(6分)


6.D【解析】“说明他性情孤傲,很少与人来往”分析有误。选文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间接表现高先生的情趣高雅、襟怀淡泊。
7.A【解析】B.“选自《汉书》”不对,应为“选自《史记》”。C“宋代”不对,应为“明代”。D.“古文运动”不对,应为“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反映时事,二是为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创作纲领,文中的“新乐府”已对选项的错误作了暗示。“古文运动”是唐中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柳宗元为其代表。
8.①这两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先以“玻璃一样脆响”比喻童声,形象地写出了童声的清脆、响亮;后将“瓦片”“树叶”拟人化,突出了童声高唱的感染力。②作者通过对童声、瓦片和树叶的描写,刻画了学生齐声歌唱校歌的动人情景,间接表达了对高北溟先生精心培育人才的崇敬之情。(每点2分)
9.虚构细节作用:①丰富了小说情节,使内容更为具体、充实。②使高北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每点2分)
启发:汪曾祺从高北溟讲授《训俭示康》中得到小说创作的启发,即小说中的描述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象,不能堆砌抽象概念。(2分)



相关阅读
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阅读答案-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丁玲 ①开会啦!张裕民①跳上台中央,咱们村闹土地改革到如今已经十多天了,咱们要翻身,可不容易,咱们村上有好些剥削咱们的地主,咱们今天就来拔尖。 【查看全文】

2 文本一:迷路阅读答案-刘国芳

文本一: 迷 路 刘国芳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查看全文】

3 《鹅飞时》阅读答案

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 【查看全文】

4 《帽子》阅读答案-雁戈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 【查看全文】

5 变形记(节选)阅读答案-卡夫卡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这并没有使他吃惊,相反,他依靠这些又细又弱 【查看全文】

6 遗失的帽子阅读答案

遗失的帽子 帽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昨天唐忽忽去买六一用品,在集市上逛一圈后,突然发现帽子不见了。那是一顶很普通的淡蓝色迷彩遮阳帽,帽檐上排列着细密的针脚,是妈妈留给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