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烟嘴阅读答案-吴若增

发布时间: 2021-07-16
翡翠烟嘴
吴若增
民国十六年发大水,蔡四跟着人家闯了关东。三十年后他回来了,带回了一样宝物——翡翠烟嘴。
要说蔡四的翡翠烟嘴,确是个好东西。白日里照着,葱绿般地透亮;细看那里边的纹路儿,有山,有水,有人家,旷远得很。到了晚上,将那烟嘴放在月光下,星星儿都在那里头直眨眼。据蔡四讲,等到来了鱼汛,将烟嘴放在水中,人也下河,可听见鱼儿在烟嘴里跳,还喋水。这还不奇,奇的是那烟嘴上还有四个大牙印儿。据蔡四讲,那是明太祖朱元璋咬下的。因为这,谁拿过烟嘴,都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同时心里便不觉地生出许多敬畏。蔡四说:“那年,俺攒下一百三十块大洋,准备回乡,谁知俺一个拜把子兄弟,老娘病了急需回家,可手中又没钱,急得不行,俺把那袋大洋冲他怀里一扔。俺这兄弟一看,扑通一下就给俺跪下啦,留下个祖传的翡翠烟嘴。就这么着,俺只好接过来……”
蔡四回乡已是公元一九五七年了。五七年用的是人民币,要大洋何用?有人当时就惴惴然地问。然而蔡四笑笑说:“咋着,大洋没用啦?那是银子啊,可以换钱嘛。嗨,你真是的!”至此,人们深信不疑,跟着对蔡四也敬重起来了,“四爷”“四爷”地叫开了。
蔡四爷有一件珍宝,这消息不久便传开。八村四屯,无不央求一睹为快。慢慢地,那翡翠烟嘴也就成了村宝。
六二年夏,一位爷回来了。他在城里当了几十年的银行会计,见多识广,就数他的话多,什么城里的汽车呀,楼房呀,公园呀,饭馆呀……这已经让许多人不得劲儿了,更可气在:他居然敢当众胡说四爷那烟嘴儿是假的!
那天,他死乞白赖地非要看看四爷的烟嘴不可。他左瞧瞧,右看看,呵呵一笑,说:“嘿嘿……这翡翠烟嘴儿……嘿嘿,是假的!”
“假的?”蔡四爷先是一惊,但又似乎很快就镇静了下来。他上前一把抢过自己的烟袋,往怀里猛地一揣,冲那老会计恨恨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人们许久都没有说话,望望走去的蔡四爷,再望望被晾在那儿的老会计。最后,生产队长忽然站了起来,气不打一处来似地叫了一声:“都起来,干活啦!”
老会计忽然觉得自找没趣,蔫头奔脑地呆在了原地。
那事过后,老会计心术不正的说法立即被全村人所接受,从此竟没人愿意搭理他了。幸好蔡四爷是个好心肠的人。一天,他提着一小筐灰菜,来老会计的家,说:“老哥,掺点这个吃吧,那点粮食哪够呢。”
老会计感激不尽,懊悔地说:“四哥,这叫我怎么说才好呢……”
第二天,工间休息。老会计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个老花镜,对着四爷那烟嘴儿就照了起来。四爷想起他前些天讲过的话,突地又露出了愠怒之色。
谁知此时,老会计却叫起来:“哎呀,四哥,您这真是翡翠烟嘴呀!来来来,我再细看看。”
蔡四爷愣了,人们也不禁挤过头来看。
只见老会计拿着那花镜和烟嘴儿,远瞧瞧,近看看,猛地一拍大腿,失声道:“哎呀呀,我这一细看啊,嘿,还真是一个上好的翡翠烟嘴呢!”
就这几句话,人们都露出了惊喜之色。蔡四爷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转眼之间,就到了一九六五年的秋天了。这天,蔡庄来了一位省文物公司的老张师傅,他十分挑剔,转了大半天,只收购了几样。末了,老张师傅要走了。这时,有一个人说了话:“嗳,老张师傅,您看见四爷的翡翠烟嘴了么?”
不等老张师傅说话,老会计急忙出来阻拦:“嗨,别看啦,他不会卖给你的。”
大队支书思忖了一会儿:“这样吧,你别硬要买他的,我领你去。见识见识。”
四爷正在家中拾摄,见这么多的人骤然光顾,不禁一惊。但他马上就明白了,对老张师傅笑着说:“哎呀,你咋又来啦?俺不是说了么,怕你看到眼睛里去抠不出来呢!”
这时,支书走上前来求情:“四爷,您就给他看看,反正您不卖给他就是了嘛。”
这时,老会计又插进话:“四爷,我看还是别拿出来。回头不卖给他,他回去一张扬,保不准往后还有大麻烦。”
四爷听了,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么回事!”
恰在这时,一个小伙子猛地瞅见了四爷怀里的烟袋,一把就抽了出来。四爷有点慌,下意识伸手去夺。但那小伙子却一个机灵的转身,递给了老张师傅。
四爷略有几分不悦地说:“看就看吧。先跟你说好了,你也不用给价,俺是死活不卖!”
翡翠烟嘴终于落在这位文物专家的手里了。人们都挤上去看。老会计忽然热心起来:“怎么样?没见过吧?可别看花了眼!”
大家都笑起来;“嗨,你今儿个是咋的啦?咋话这么多?”
然而,老会计却好似兴犹未尽,无限感慨地说;“您可别闹了笑话,一头栽在这儿呀!唉,那年我就办了那么一回丢人现眼的事:一开头,我愣没认出这是一件宝贝来,我还说什么假的呢。回头怎么着,不光四爷恼我,全村人都恼我呢!”
“怎么?”老张师傅忽然一怔,抬头看了老会计一眼。
“哈哈哈……”围观的人们都笑了。
老张师傅重新低下头去,继续细细地端详那托在掌上的烟嘴。他颈上的横纹条条皱出……
“嘿嘿嘿……怎么样?看出门道来了么?”老会计眯缝起双眼,津津叨叨。
老张师傅一会儿看看烟嘴,二会儿抬头望望站在一旁的蔡四爷,一会儿扫视一下围观的人们,一会儿又把目光在老会计的脸上久久地流连……终于,他说话了;“嗯……嗯……四爷,不瞒您说吧……我十五岁开始跟着师傅干这行,四十年来走南闯北,可您这烟嘴……嘿嘿……我还是头一遭见呢……瞧这料子、这颜色、这纹路……真是绝啦!”
“噢呀!”人们一声惊叹,表现出了无比幸福、无比满足的喜色。
银行老会计似乎更加高兴,冲着老张师傅翘起了大拇指,说:“行!行!有眼力!”
忽然,有人说:“嗳,您给开开价儿看,眼下它能值多少钱?”老张师傅略一沉吟,然后决绝地说:“价……可不好开。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噢呀!”人们止不住又是一阵惊叹。
老张师傅呵呵地笑了一阵儿,忽然好似又想到了什么:“四爷,您过来一下,我有句要紧的话跟您说。”
在柴草垛后,老张师傅见没人跟来,便把嘴凑近四爷的耳边:“四爷,往后,任是什么外地人来,您也别把这宝贝拿给人看啦!千万!千万!……”
(本文有删改)
11.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2.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老张师傅的形象。
1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简析题目“翡翠烟嘴”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14.有人认为吴若增的《翡翠烟嘴》“不仅讲了一个好故事,还追求故事之外的隐喻意义,想象空间丰富”。请探究本小说中环境的隐喻性。


11.①使用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如“葱绿般地透亮”“直眨眼”,逼真地写出烟嘴的翠绿与神奇;
②多用儿化词,如“纹路儿”“星星儿”“四个大牙印儿”,有较浓的口语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③以说书人的口吻娓娓道来,聊天拉家常式展开,语言亲切幽默;
④多用短句,精选动词,语言简练,表现力强。
12.①十五岁从业,四十多年走南闯北,可见他的见多识广;
②从看烟嘴到一再目光流连,以及吞吞吐吐的语言,可见他的精通世故、老成持重;
③从断断续续的“嗯”“不瞒您说吧”“嘿嘿”等处可知老张已鉴定出烟嘴的真假,可见他的眼力过人、专业精湛;
④从打算揭穿真相到最后屈从大众,可见他的顺势而为乃至屈意顺从。
13.①翡翠烟嘴是蔡四的宝物,更是全村人的宝物,是本文故事的核心所在;
②全文以翡翠烟嘴作为行文线索,巧用时间串连情节,讲述了有关翡翠烟嘴的一系列事件,使小说情节脉络清晰,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③以“宝物”开头,引起急切期待,结尾以老张师傅关于翡翠烟嘴的耳边叮咛收束,既暗中点明真相,又呼应题目,深化主题。
14.隐喻性:村民的善良、愚昧与盲目迷信权威,固执已有观念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会,这里既有善良淳朴的民风,也有无形的压力;隐喻生活中常存在的盲目从众、不能自主思考的“盲点”或病态现象,以引起注意并加以积极的疗救。
感悟:角度可以是: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或看法,对盲从的心态的评判等。



相关阅读
1 装台(节选)阅读答案-陈彦

装台(节选) 陈 彦 顺子新婚,只在家耽误了一天一晚上,就赶到舞台上去了。十几个伙计早都来了,不过都袖笼着双手,散落在后台门口扯咸淡。 顺子说:没看都啥时候了,非等着我 【查看全文】

2 《碗底香》阅读答案-陈小庆

碗底香 陈小庆 终于开饭了,他几乎是跑着奔向食堂的。 今天做的是他最喜欢的红烧牛肉面,他看到自己饭盆里竟有好几块牛肉,最关键的是有一块还特别大,居然比一只完整的核桃还 【查看全文】

3 雁阵阅读答案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比的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 【查看全文】

4 布拉格的歌声阅读答案-[俄]彼特洛·洛斯基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 【查看全文】

5 红鞋阅读答案-韩松落

红鞋 韩松落 杨小萱家里,有两双鞋是动不得的。 一双是她姥姥留下的绣花鞋,粉红色的底子,绣着精致的花样。那鞋子据说是她姥姥少女时代亲手做的,一辈子也只穿过一次,在出嫁 【查看全文】

6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

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