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窗外徘徊阅读答案-夏艳平

发布时间: 2022-09-12
谁在窗外徘徊
夏艳平
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
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不,应该是感觉到窗外有响动。那响动,轻微,细碎,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但他还是感觉到了。
童子介装着仍在看文件,目光却折向了窗外。从明亮的灯光里看出去,窗外的世界一片朦胧。
童子介把两只耳朵竖了起来。
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
童子介有了警觉。
童子介不能不警觉。他记起来,从他走进这间办公室的第一个晚上,窗外好像就有这响动。
水城是个复杂的地方,前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是被人举报后落马的——有人将他们收受贿赂时的录像,直接寄给了上级纪委。
水城出现塌方式腐败后,上级把童子介从邻县调来担任县委书记。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
童子介轻轻地笑了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难道自己身上有了“缝”?
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窗帘也只是一个装饰,不会闭合的。
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
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感觉,那人应该就在他窗外不远处,来回地踱着步。
“不对呀,他要是来监视我的,见我起身,早跑得没影儿了,哪会还有响动?莫非是来反映情况的?”童子介凝眸一想,觉得有这种可能。前任领导虽然落马了,但案子并没有完全了结,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
童子介缓缓地走出了办公室。
外面有淡淡的月光,但比室内还是暗了不少。童子介把眼睛微微地闭了一下,稍稍适应后才睁了眼往办公楼后面走去。
办公楼后面是一块开阔的草坪。草坪与办公楼之间,有一道约半人高、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绿化带。
童子介看到,从窗口处泄出来的灯光,漫过那道绿化带,落在了草坪上。这样,那块草坪上就有了一块长方形的金色瀑布。
童子介还看到,在那块金色瀑布的边缘,有一个人来回踱着步。他不由笑了起来,自己的感觉还真准呢。
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
那个人走得很投入,童子介怕吓着了他,就站在办公楼的拐角处,轻轻咳嗽了一声。听到咳嗽声,那个人停住脚步,朝童子介这边看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朝着另一端走去。
“请留步。”童子介赶紧喊了一声,那个人就停了下来。
童子介一惊,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老人。
童子介愣怔半天才说:“老人家,您有事吗?来,跟我进屋吧。”老人摇了摇头,说:“没事,睡不着,我随便走走。”
童子介说:“正好,我也睡不着,我陪您。”老人说:“那哪儿行啊?你明天还有事,不像我这个老头子。”童子介说:“没事,反正睡不着。”
童子介陪老人在草坪上慢慢走着。老人问童子介:“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儿怪,这夜半更深的,还在这里瞎转悠?”童子介说:“没事,老人多转转有好处。”童子介说完,听到老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沉默过后,老人告诉童子介,他是刘清明的父亲。童子介又是一惊,刘清明就是水城刚落马的县委书记啊!
老人说,刘清明读书很聪明,中考考了个全校第一,上了县一中。一个农村孩子能上县一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他把刘清明送到学校后,就去深圳打工,他要为刘清明攒足上大学的学费。
三年后,老人把学费攒足了,可刘清明落榜了。刘清明母亲去世得早,他去打工后,刘清明没人管教,整天跟几个坏孩子搅在一起,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老人无奈,就辞工回家,陪着刘清明复读。这一年,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说到这里,老人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我真是糊涂啊!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
老人抬手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我知道,现在后悔也迟了,可每天夜里,我还是忍不住要来这里。我真的希望,屋子里面坐着的,是他。”
老人说话时,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写出了童子介勤奋的工作精神。
B.童子介拆掉围墙,办公的时候不关门,都在向人们暗示自己坦坦荡荡,在任上一定会亲民务实。
C.童子介在拐角处轻轻咳嗽一声,既是想引起那位老人的注意,又不想因为突然打招呼而吓着他。
D.老人所说的刘清明上学时整天跟坏孩子搅在一起,预示着他成为领导者后将因贪腐而成为罪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也写出了童子介耳力之强、警惕性高。
B.老人对身份的交代,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县委书记落马的内容;而对老人走路规律、所走线路的描述,照应了题目中的“在窗外徘徊”。
C.结尾时的“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透露出老人复杂的心理,同时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D.小说的故事情节极简单:童子介夜晚工作时听到窗外有响声,出来遇一老人并与之进行了对话。但它以小见大,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8.小说情节简单,却多设悬念,颇有引人入胜之功,试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的主旨是什么?本文是怎样表达这一主旨的?(6分)


6.D
7.A
8.①小说题目“谁在窗外徘徊”以疑问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②小说开头写童子介很警觉,发觉窗外有人,猜疑有人盯上了自己。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③情节发展部分写童子介又猜测有人是反映情况,使读者也增加了猜测。④反复描述老人的怪异行为,却迟迟不揭示老人是谁。评分标准一点1分,共4分。
答案补充∶①小说开头童子介听到窗外有响动,断定窗外有人,但不知是谁,不知身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不是来监视他的,那是来干什么的?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
9.主旨党员干部应廉洁自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才能对得起家人。评分标准: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把主旨答成了父爱或者对孩子的教导教育等方面不可以。
表达①借对童子介的心理描写,揭示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②借对老人的语言描写,突出刘清明未被监督而走向贪腐的教训。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共4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补充:通过描写童子介和刘清明在水城为官的不同表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学生可能会答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也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阅读
1 遍地白花阅读答案-刘庆邦

遍地白花 刘庆邦 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 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 【查看全文】

2 岁寒三友(节选)阅读答案-汪曾祺

文本一: 岁寒三友(节选) 汪曾祺 前文内容简介:办草帽厂的王瘦吾、开炮仗店的陶虎臣、画画的靳彝甫三人是老友,人品极好而性情各异。他们一度都交了好运草帽厂生意红火,炮 【查看全文】

3 讹诈阅读答案-梁晓声

讹诈 梁晓声 老会计半年后退休。 他供职的一家国有公司正在改制。几天来公司经理忙碌又亢奋,老会计却觉得自己似乎是局外人。但他期待着经理找他,因为公司有一笔小金库资金, 【查看全文】

4 下雨天出门远行阅读答案-沈婧懿

下雨天出门远行 沈婧懿 ①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②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背上吉他,拖着 【查看全文】

5 爱的牺牲阅读答案

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 【查看全文】

6 家书阅读答案-谢志强

家书 谢志强 上海青年赵思风1964年之前,对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过,他响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听过王震将军的动员报告,看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