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文
不否认,女人的脸上是有过桃花的。
桃花灿烂,如日薄西山时特有的余晖,在玻璃镜片折射下,点缀着为数不多的光芒。不刺眼,有引导与示好的意味。
还剩三天。时间隐藏在手臂上的腕表里,不急不快地走着。
橱窗前的林一峰定下脚步,余晖一片片散下,打在他身上,和先前女人脸上的桃花相同,有催促的意味,是不是示好他就不知道了。
他只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扶了扶镜框,玻璃橱窗里摆放的挂钟每转一圈,时间就像刀刻般划入他的皮下骨。刀锋利,林一峰的心里,一直都住着这样一把刀。
此刻,他悄悄地将刀藏起,目光转向橱窗,眼神中重新透出一个少年应有的温和。
橱窗是精致的,从那里面传来的眼神也受到感应般温柔,也许是为了引导客人购买自家柜台上的物品,来收取提成而换做的温柔表象。
林一峰能理解,在每周一的市场营销课上,老师曾给他们讲过,在业内,这叫刀背营销法,往白了说就是营销者把自己如刀尖的脾气收一收,藏起来,展示给顾客的永远是刀背般温钝的笑容。
女人的笑容真的不失为温钝。
相比之下,林一峰的笑容便有点窘迫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经过这片橱窗,远能搜索到的记忆停留在半个月之前。
不同的是,第一次并非经过,他是刻意进去的。
或者说,他是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推门进去的,但他未曾料到,自己辛苦兼职赚的钱,与里面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挂不上等号。
更别提那套做工精良的电动剃须刀了。
那天推门而出的林一峰的脊背,在推开门的瞬间弓成了小于号(<),像一把本该出鞘却不得不藏入袖中的刀。
还剩三天!
尽管隔着玻璃,林一峰仍能听见柜台上那把剃须刀的嗡嗡声——女人正在给客人试刀。
他低下头,用室友吴尽满嘴新潮的话形容,丧丧的。
说这话时吴尽正在刮胡子,那把拥有流线机身的电动剃须刀比魔术师还要神,眨眼工夫,吴尽脸上因为蓬勃生长的胡子而导致的邋遢、疲态全部消失了,林一峰知道它们的归处,胡碴的归处在那小小刀片下的罩子里。艳羡的目光收回,林一峰在那一刻清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为了那套做工精良的剃须刀!他将刀轻轻地藏在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处。
大三的课程不多,推算好时间,和多数精力充沛的同学一样,林一峰加入了大学生兼职的行列。
是好事,学校鼓励学生这么做,相当于早一天踏入社会品尝生活的艰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是好事,对林一峰这个出身于农村,从小靠父亲养育的单亲家庭来说,真的是好事,大一时他就在电话里为兼职的事情和父亲争执过。
父亲的老观点,坚持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就算要补贴家用,也得等到大三。林一峰能够想象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父亲土里刨钱汗珠子落地摔八瓣那种疲累,和老态。
大三,林一峰很快就成了店里最勤奋的外卖小哥,谁知道勤奋换来的不是褒奖与酬劳,而是辱骂,是损失。
只是晚送了十分钟而已,客户拒收,还向老板提出赔偿,堵车而耽误的十分钟,让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作乌有,直接盈亏自负。
和营销课上导师讲的案例一样,自负盈亏。
心被堵了的林一峰站在橱窗外,路灯渐次暗下,恍如林一峰胸腔里那颗越来越暗的心。
风沙掠过,洒在他已多日不曾修理的脸上,城市就是如此,好的环境都只留给属于这里的人,不知怎的,他突然想到了昨晚在朋友圈上看到的这句话。
他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来赚取一套剃须刀呀。
显然,他是不属于城市的那一号人。抬起沉在腕表上的头,林一峰看见时间清晰的滑过,嗡嗡的剃须刀马达声从橱窗里渐渐消散,已是打烊时间,女人正将剃须刀收进柜台里。
只剩两天了,过了今晚的话……
不管了。秋风拂过,林一峰蹙了蹙眉头,眉头如刀!
他推开玻璃门,逼近女人。
女人刚锁上柜台那把精致的锁,她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也将就此被锁上。
因为挣扎,女人的面孔变得绯红,桃花变得灿烂异常。
林一峰的刀误入了桃花深处……
还剩两天。
还剩两天就是父亲的五十岁生日了,五十知天命,林一峰想让父亲的面容显示出成年男子的坚毅,而不是被胡须潦草地遮蔽,一副丧丧的表情。
这么想着,脸上露出温钝笑容的林一峰将右手上的刀攥紧,左手顺带将来不及关闭的剃须刀藏进自己大衣的荷包里。
只剩下两天了,有嗡嗡的马达声自耳边传来。
电动剃须刀的声音就是温钝。(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还剩三天。时间隐藏在手臂上的腕表里,不急不快地走着。”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躁不安。
B.“林一峰在那一刻清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努力的方向”指下文提到的通过兼职获得一定的收入,从而为父亲购买电动剃须刀。
C.“林一峰的刀误入了桃花深处……”这句话说明,林一峰本无心伤害店中的女人,持刀抢劫只是临时起意。
D.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心疼父亲,想为父亲购买一款电动剃须刀,但最终却选择了以抢劫的方式去实现这一目标。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动作、语言的生动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他由渴望自立自强,到被现实逼迫变得敏感愤懑,最后铤而走险的命运轨迹。
B.林一峰的脊背“在推开门的瞬间弓成了小于号(<),像一把本该出鞘却不得不藏入袖中的刀”,这里连用两个比喻,前一个是暗喻,后一个是明喻。
C.“桃花”“刀”“丧丧”等词语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既有助于交代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
D.为送父亲一套做工精良的电动剃须刀而抢劫行凶,虽然这样的情节设置显得有点悖于常理,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8.小说的标题“温钝的刀”有何丰富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6、 C 解析 从全文看,林一峰的抢劫行为并非临时起意,如小说第六段就有交代:“刀锋利,林一峰的心里,一直都住着这样一把刀。”
7、 A 解析 小说没有描写主人公的语言。
8、 ①指的是声音温和不刺耳的电动剃须刀。
②指的是营销者展示给顾客温和的笑容背后所藏起来的如刀尖的脾气。
③指的是主人公作为温和的农村子弟心中藏着的冷酷性情。
④指的是一件件貌似无伤大雅但对主人公内心不断造成伤害的小事。
⑤指的是看似温和实则拒绝与伤害外来弱者的冷漠城市。
9、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
②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兼职、与同学交谈、与父亲争执等内容,丰富了故事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具体可感。
③现实与回忆交织,将主人公的真实体验与对往事的回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故事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相关阅读
1 岁寒三友(节选)阅读答案-汪曾祺
文本一: 岁寒三友(节选) 汪曾祺 前文内容简介:办草帽厂的王瘦吾、开炮仗店的陶虎臣、画画的靳彝甫三人是老友,人品极好而性情各异。他们一度都交了好运草帽厂生意红火,炮 【查看全文】
2 家书阅读答案-谢志强家书 谢志强 上海青年赵思风1964年之前,对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过,他响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听过王震将军的动员报告,看过 【查看全文】
3 爱的牺牲阅读答案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 【查看全文】
4 讹诈阅读答案-梁晓声讹诈 梁晓声 老会计半年后退休。 他供职的一家国有公司正在改制。几天来公司经理忙碌又亢奋,老会计却觉得自己似乎是局外人。但他期待着经理找他,因为公司有一笔小金库资金, 【查看全文】
5 遍地白花阅读答案-刘庆邦遍地白花 刘庆邦 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 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 【查看全文】
6 下雨天出门远行阅读答案-沈婧懿下雨天出门远行 沈婧懿 ①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②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背上吉他,拖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