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阅读答案-熊立功

发布时间: 2019-04-09
粮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着吃一点,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上了几瓢水,在灶下把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吐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半夜,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
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
我爹呢?
长个子低下头,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分别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及身份。
B.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寥寥数语,叶子内心的痛苦及坚强就显露出来了。
C. 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其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
D. 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8. 小说以荒野上的“叶子”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
7. D
8. ①从情节上看,叶子继续挖野菜的行为与前文情节相呼应,使故事结构更加完整。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叶子像"叶子"一样的顽强品格,使人物形象鲜明。③从主题表达上看,结尾段蕴含强烈的感情,委婉地表达了对叶子的赞美。④以景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引人思考。
9. ①以"粮食"为中心,作为小说线索,使故事情节简洁、集中。②人物关系以"粮食"为纽带,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③以"粮食"为中心,集中叙写人物活动,使支持革命的主题表达更突出、更深化。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此处的“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荒野上的‘叶子’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到文章结尾处找出有关叶子的内容,然后从小说的情节、内容和主旨角度进行作答。“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交代了叶子继续挖野菜的行为,与前文的情节相呼应。②在爹爹牺牲后,叶子还在继续挖野菜,表现了叶子像"叶子"一样的顽强品格,使人物形象鲜明。③“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从主旨上来说,含蓄表达了对叶子坚强性格的赞美。④这是一段景物描写,以景作结,“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引人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是“粮食”,这是以物象为题,物象为题一般是文章的线索,从文中来看,爹爹拿粮食——叶子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叶子四处讨米讨饭,藏粮食 ——爹爹送粮食牺牲在前线,可见“粮食”贯穿小说的情节,是文章的线索,而且文章的主要情节都与“粮食”相关,紧扣文章内容;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写了很多与“粮食”相关的情节,如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使主题更突出。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相关阅读
1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阅读答案-孙道荣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 【查看全文】

2 太阳花阅读答案

太阳花 (张雪芳) ⑴他把那盆太阳花装上电动三轮车时,老板还在一旁叮咛:记得一定要把这盆太阳花送到啊,那个顾客昨晚可是打了三次电话给我的。他点头说好,一边看了看那盆太阳花 【查看全文】

3 神鞭阅读答案-冯骥才

神鞭 冯骥才 一年,才刚开春,草木还没发芽子,远远已经能够看见点绿色了。南门外直通海光寺的大道两边开洼地,今儿天蓝水亮,风轻日暖,透明的空气里飘着朵朵柳絮。这时候,要 【查看全文】

4 《凶犯》阅读答案与解析-契诃夫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 【查看全文】

5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阅读答案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 【查看全文】

6 晕厥羊阅读答案-铁凝

晕厥羊 铁凝 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 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