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阅读答案-宗璞

发布时间: 2019-06-30
你是谁?
宗璞
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很觉奇怪,大声问道:“你是谁?”
那女人看着他,满眼都是泪,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
张过冷笑道:“你说你是董芊?你以为我不认得她吗?”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才是董芊,我和董芊。”那是一张结婚照。那时的张过头发蓬松,面目英俊,身边的董芊披着婚纱,天使一般。这句话,是他当年说过的。“看见了吗?敢来冒充?”
张过很饿,到厨房找了些饼干,又找到了牛奶,自己吃着。董芊不理他,打开衣柜去取衣服。张过跟过来,大声叫道:“你敢偷董芊的衣服!”拿起手机打电话报警。董芊知道他会动手便关了柜门,回到扶手椅坐下。
一会儿,两个警察来了,互相说这场面也不是第一次了。问张过什么事。他说:“这个女人要偷董芊的衣服。”
警察劝他道:“这就是董芊,她还给你做饭吃呢。”
张过指着墙上另外一张董芊的半身照片,那真是绮年玉貌,说:“她才是董芊。”
一个警察说:“她老了呀,董芊老了呀。”
另一个警察说:“像你一样,你也老了。你看你头发都秃了。”他的头发只剩下周围一圈,中间光秃秃地发亮。
他一拍桌子,说:“别啰嗦!你们把董芊赶到哪儿去了?我要去找她!”说着,推开两个警察夺门而出。
屋外是一片大草坪,笼着淡淡的月光,他站在草坪上大声喊:“董芊!董芊!你在哪里?”
董芊追出来跟着他跑,也大声叫:“张过!张过!我在这里!”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张过停止脚步转过头来。他看着眼前满是皱纹的脸,怀疑地、又同情地问:“你把董芊藏到哪去了?你是谁?”他想了一想,又大声问:“你是谁?”
“我是董芊。”董芊委屈地说,“你是张过,你不知道吗?我们回家吧。”她的声音很低。
张过喝道:“你骗人!这世界到处都是骗子!我要去找董芊。”他说着,又向另一个方向跑去。那里不远有一个养老院。月光下有几个老人在乘凉,他们看见张过,问道:“你来做什么?”
张过道:“我来找我的妻子,她叫董芊。”
董芊也赶到了,说:“我就是董芊,对不起,他失去记忆了。”
一个老人道:“好啊好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呢”
另一位有点绅士模样的老人说:“苏格拉底曾经说……哎呀,说什么我忘了。”
又一位老人笑道:“可别忘了吃饭。”
沙哑的笑声中夹杂着一两声轻轻的叹息。
张过对董芊说:“你不要老跟着我,你是谁?”
养老院的管理员走过来,劝说道:“你们回家吧。”
张过看看周围的人,又看看董芊,好像有点明白,迟疑地拉住董芊的手,向他们的家走去。如水的月光倾注在那片草坪上,照出两个老人的身影。
走着走着,张过忽然站住了,猛力推开董芊又向前跑,一面大声喊。这次喊的不是董芊,而是一个追问:“你是谁?你是谁?”
张过的声音飘过来,把董芊缠绕住了。董芊很累,但是这个声音拉着她跑。她也要问:“你是谁?你是张过吗?”
许多年前她和张过也这样跑过。那时是她在前面跑,张过在后面追。那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月光照着无边际的草原,他们好像在大海上,海浪簇拥着他们。他们跑得很轻快,月光和草原连同那     轻快的感觉都过去了,只留下变了形的记忆,还有那永远的追问。
“你是谁?你——是——谁?”
(选自《上海文学》2018年第1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你是谁”为题,引人深思;又以“你是谁”开头,设置悬念;再以“你是谁”结尾,发人深省。
B. 英俊潇洒的张过和绮年玉貌的董芊曾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张过得了老年痴呆后,他们的婚姻便出现危机。
C. 小说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刻画了老年人的群像,那“一两声轻轻的叹息”吐露出对老年人的怜爱之情
D. 小说虽然情节简单,但叙述详略得当,主题耐人寻味,表达了作家博大的悲悯情怀,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5. 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6. 养老院的一位老人说“好啊好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呢”。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4. B   B项,“张过得了老年痴呆后,他们的婚姻便出现危机”错误,文中张过患了老年痴呆症不认识妻子了,总是追问“你是谁”,但是妻子董芊一直对丈夫不离不弃虽然倍感心累,可见他们的婚姻不是出现了危机。故选B。
 5. ①这是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恬美的氛围,②与小说末尾补叙中所描绘的月光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为呼应,表现张过和董芊曾经的恩爱与幸福。③同时,与张过因患老年痴呆而不认识爱妻和董芊对丈夫不离不弃又倍感心累的晚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   
6. 示例(1):赞同。理由如下:①生活中人们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了,所以才会患得患失,活得很累;②得了老年痴呆症,把所有的烦恼与痛苦都忘却,清空所有的利害与得失,人才活得轻松自在;③人生需要做减法,越简单越好,无论是“断舍离”还是“小确幸”,什么都忘记的人无忧无虑,反而更幸福。
示例(2):不赞同。理由如下:①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忘,他人的关爱帮助不可忘,昔日的理想追求不要忘,往日的友谊爱情不能忘;②阅历就是财富,不要忘记你所经历的人和事,珍惜你拥有,怜取眼前人;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相关阅读
1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

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2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

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3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4 《未遂》阅读答案

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5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6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

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