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杰
天气寒冷,我习惯步行上班。老君台后街的菜市路口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处,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总是站在距离路口30米远的一个水泥墩旁卖蘑菇。水泥墩上一层污渍,凌乱地涂着些小广告。女孩将竹篮放在水泥墩上,竹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蘑菇。女孩一只手搭在篮系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
女孩引起我的注意。
这天我提前半小时出门。冬天早晨气温低,夜晚霜雪落满地。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女孩的生意有些惨淡,十多分钟才有一个人来买蘑菇。我走过去站在女孩的蘑菇摊前。“叔叔你好,买蘑菇不?”女孩见我站在地摊前,一脸兴奋地问。
“给我称两斤。”我抬头看女孩一眼。其实我和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蘑菇,平时也很少买。女孩笨拙地一手掂秤杆,一手往秤盘里轻放蘑菇。“请你放心,买俺的蘑菇保你不吃亏。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女孩边称蘑菇边解释。“我就是听说你卖的蘑菇不掺水才来买的。”我冲女孩笑着说。
女孩把称好的蘑菇装进食品袋后递给我。我数给女孩六块钱,女孩随即找回一块钱,我一怔:“两斤不正好六块钱吗?”
“不是哩,俺卖的蘑菇两块半钱一斤。”
“真是物美价廉,你为啥不在菜市里卖呀?那里人多,这么好的蘑菇,肯定卖得快。”
“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
我又跟女孩聊了几句,和女孩打了招呼后,拎着买的那兜蘑菇直奔单位。上午下班,我回家告诉妻子:“咱伸伸手,帮一下卖蘑菇的女孩。以后咱们可以试着多吃些蘑菇……”妻子也连声说好。
每天我拎少则两三兜多则四五兜蘑菇上班。一次,女孩特意问我:“叔叔,近些日子你为啥突然买俺那么多兜蘑菇哩?”我谎称:“自从第一次买你的蘑菇带进单位,同事见了夸我买的蘑菇新鲜不掺水,都想让我顺便给他们捎些。”女孩感激道:“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叔叔每天来买俺那么多蘑菇。”
我和女孩逐渐熟悉起来,每次来买蘑菇都会和她聊上一会儿。
“这蘑菇是你家种的吗?”
“不是哩,是俺妈从外面买回来的,然后俺和俺妈每天再赶早集卖。”
“这一竹篮蘑菇能赚多少钱?”
“二十块钱左右吧。”
“你应该好好读书,怎么每天在这里卖菜呀?”
“俺读七年级,不上早读课,八点之前赶到学校不会耽误课程哩。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
我暗自竖起大拇指,多懂事的闺女啊!就这样,我每天乐此不疲地买女孩的蘑菇。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告诉我:“老公,你每天买回几兜蘑菇,咱家确实吃不完。为了帮助女孩,我把你买回来的蘑菇便宜兑给了邻居……”
我笑了,妻子也笑了。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我像往日一样准时路过女孩卖蘑菇的地方,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女孩的影子。这时,从水泥墩后面的门面房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她问我:“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在等那个卖蘑菇的女孩?”我说:“是的,大娘。”老人说:“昨天那女孩卖完蘑菇对我说她得些日子不来,她说要是我碰见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你。”我接过信,慢慢地展开:
叔叔你好!从明天起俺得一段时间不能来卖蘑菇,因为俺爸的病又厉害了,时间紧迫,俺和俺妈必须到省城给俺爸治病。非常感谢你两个多月来一直默默地帮助俺,使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倍感温暖……俺也特别感谢你的同事对俺的帮助,所以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
(有删改)
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以一个寒冷的冬天为背景,通过“我”的视角,生动地叙写了卖蘑菇的女孩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 文章第一段综合运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一幅女孩冬天卖蘑菇的生活场景,为下文作铺垫。
C. 作品对“我”的妻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她是一个善良、理解丈夫的人。文中“我”与她的对话,表现了夫妇俩对女孩的真诚帮助。
D. “我”与女孩的对话不仅亲切自然,而且富于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具体交代女孩的生活境况、家庭遭际,来凸显她的美好品质。
5. 小说中卖蘑菇的女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 作品以女孩给“我”的一封信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B
5. ①腼腆厚道:卖蘑菇时有些羞赧,不会吆喝招揽顾客,出售的蘑菇物美价廉。②勤奋自强:每天在上课前帮助妈妈卖菜挣钱,勤劳朴实,坚强自立。③知恩图报:每次都多给“我”称些蘑菇,感谢“我”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④富有孝心:替母亲分忧,为父亲攒钱看病。
6. ①情节上,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以书信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使情节更加完整丰富。②人物形象上,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信中“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凸显了女孩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题上,深化主题。结尾既赞扬了女孩知恩图报的品质,也展现了相互关怀中的人性温度,使小说主题在高潮中得以深化。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再认真阅读原文,仔细对比选项。本题B项,“文章第一段综合运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表述错误,文章第一段中无“神态描写”。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考生应认真阅读原文,找出重点语句,分析作答。从女孩卖蘑菇时的具体表现和她的话,如“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等,可以归纳出“腼腆厚道”;而“我”和女孩的对话,如“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等,则体现了“勤奋自强”和“富有孝心”;根据小说结尾的信的内容,每次都多给“我”称些蘑菇,感谢“我”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则可概括出“知恩图报”。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从文章结构、形象塑造、情节等方面综合分析。从文章结构来看,与前面“我”多次从小姑娘这买蘑菇的情节相照应,它使小说的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女孩的信中的“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等内容彰显了女孩知恩感恩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从故事情节来看,这封信交代了女孩不来卖蘑菇的原因,使故事情节富于变化。作答时,注意要立足文本。
相关阅读
1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
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2 《未遂》阅读答案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3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
4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5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6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