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阅读答案-余华

发布时间: 2019-08-15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
有一天,我挑着担子从桥上走过,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上的汗水,他们笑得哗啦哗啦地问我:“你在脸上擦什么?”
我说:“擦汗水呀。”
他们哇哇笑了一会儿后,有一个人喘着气问我:“你是谁?”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叫我叫得最多的是:喂!
我就试探地对他们说:“我是……喂!”
他们问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点点头说:“嗯。”
我爹死掉后,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
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都答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孽。只要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发……”
陈先生又对我说:“来发,从今往后,别人不叫你来发,你就不要答应,听懂了没有?”我点点头 说嗯。”
这些天,我常想起从前的那条狗来,他们也叫它傻子,我知道他们叫它傻子是在骂它,我不叫它傻子,我叫它喂。”
那个时候我挑着煤一户一户人家送,时常看到那条狗,所以翘鼻子许阿三把它提过来时,我一眼就认出它来了。许阿三说:“喂,你想不想娶个女人?”他们在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对我说:“傻子, 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
我说:“它是一条狗,是小狗。”
他们哈哈笑起来说:“这傻子还知道狗……还知道是小狗……”
我再看到那条狗时,轻声叫了它一下,我说:“喂。”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后,对我汪汪叫了好几声,我就给了它半个吃剩下的馒头,它叼起馒头后转身就跑。后来,这条狗就天天跟着我了。
后来,这狗就在我家里住了。我出去给它找了一堆稻草回来,铺在屋角。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对我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出了声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的狗大了,也肥肥壮壮了,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见了我就说:“喂,傻子,什么时候把这狗宰了?”
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要吃我的狗了,他们拿着一根骨头,把我的狗骗到许阿三家里,关上门窗, 拿起棍子打我的狗。
我的狗也知道他们要打死它,它钻到许阿三床下后就不出来了,许阿三他们用棍子捅它,它汪汪乱叫。
他们把一个绳套塞到我手里,他们说:“勒死它。”
我摇摇头,我把绳套推开,他们说:“拿着绳套……去把狗勒死……不去?不去把你勒死……”
我看到陈先生的两只手插在袖管里,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
“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骂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子,他有时候还真不傻。”
许阿三他们便围住了陈先生,陈先生说:“他叫来发。”
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走,他边走边说:
“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到床边上……来发,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看你了。”
我走到许阿三的屋子里,蹲下来,看到我的狗趴在床底下,身上有很多血,我就轻轻地叫了它一声:
“喂。”
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呼地一下蹿了出来,扑到我身上来,用头用身体来撞我,它身上的血都擦到我脸上了,它鸣鸣地叫着,我还从来没有听到它这样鸣鸣地叫过,叫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伸手抱住它,我刚抱住它,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抱着狗的手就空了。
他们回头看看我,哈哈哈哈笑着走出屋去了。
这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狗睡觉的稻草上,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我摇了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表明镇上的男人,不 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在来发面前称“爹”,以此欺侮来发。
B.小说中既写了许阿三他们一帮人的笑,也写了来发的笑。这些笑声里既有许阿三他们的嘲弄,也有来发心中的悲苦和他与小狗交流时的一丝温情。
C.来发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作为参照物的狗出现后,来发将它由小狗养成了肥壮的狗,这是来发身上人性的光辉的反映。
D.在承蒙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8.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的“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意蕴?请结 合文本简要回答。(分)


7. D 解析:D.“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错,来发在别人把自己当人看待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不但喊出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居然还认为自己是他们的“老朋友”的情况下,来发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的狗,是想让狗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喜悦,并不是因为冲动而出卖良心,故意将狗送到许阿三他们手上。
8. 通过日常生活故事的叙述,将许阿三等人与陈先生对来发的态度形成对比;(1 分)通过对来发与许阿三 等人对狗的态度的叙述,将不正常的人(傻子)的善良与正常人的残忍(杀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 分)狗对来发的友善忠诚与许阿三等人对来发的嘲讽戏弄也形成巨大的反差;(1 分)陈先生对来发表面上的善意与本质上的伪善残忍形成对比。(1 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炎凉,以及卑劣的人性与善良的兽性形成的反差,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 分)
9. ①表明来发完全丧失了对世人的信任。这句话源于来发对狗的死亡进行的反思。许阿三等人在假意把来发当人看而称他为“来发”时,利用狗对来发的信任以及来发对他们言不由衷的谎言的信任,最终将狗残杀。道德上的欺骗和精神上的打击,使来发完全丧失了对世人的信任。②说明来发已经完全封闭了做一个正常“人”的念头。叫“来发”是世人把他当“人”看,来发“不答应”是一种精神上觉醒后的抗争,抗争的结果却是堵塞了自己通向正常人性的自由意志。变成一个正常人的外部条件有限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在心态的排斥,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引发的自悲自怜,把来发推向更加非“人”的境地,来发寻求做人权利的个体意识彻底丧失。③提升了作品反映人性及世俗众生相的高度。来发个体身心受到的摧残所昭示的是整个弱势群体的无助状况,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无疑也是最让读者感到震撼与痛楚的地方。(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阅读
1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

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2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3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4 《未遂》阅读答案

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5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

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6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

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