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子
①菜市场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二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偶尔在挑菜或者找零的时候,我们还会聊聊上涨的物价,空气里的雾霾,交流一下育儿心得,切磋水煮鱼的几种做法。
②我不怎么喜欢吃肉,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的脸上竟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从左面颊一直延伸到耳根后面。虽然容貌不美,但她的蘑菇却非常紧俏。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百分之二十,也不像别的摊贩给蘑菇淋水。她的蘑菇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
③卖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冬天北风肆虐,夏日骄阳似火,能承受这份辛苦的,必定是家境贫苦为生活所迫。我有次和她聊起来,她说儿子在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很好。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活不重,还能照应家。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的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
④我暗想,果不其然,她虽然没说家境有多窘迫,但顺着她的话往深处想想:儿子要读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老公当保安,薪水自然不高;婆婆瘫痪在床,天长日久地照顾一个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种蘑菇卖蘑菇,也是为了贴补家用迫不得已吧。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
⑤以后我去买菜,只要看到她在,就一定去买几斤她的蘑菇。
⑥后来有一次和旁边卖豆腐的大婶聊起来,说到她的状况,豆腐大婶笑说,这你可想错了,她是我们整个市场里最富的。她家在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分了五套房子呢,还赔了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她有多富你想得出来吗?
⑦我惊讶不已。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像她这样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卖她的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⑧再去买她的蘑菇,和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身边还有她这样深藏不露的大富翁。她羞涩一笑,平静地说,什么富不富的,不过是赶巧了要拆迁。虽然手里有了点钱,可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种蘑菇卖蘑菇十几年了,真不干了干嘛?天天喝茶打麻将?不习惯。再说,我对那些蘑菇都有感情了,从前是为了谋生,现在则单纯地只是为了爱好。看着一茬茬的蘑菇长出来,采摘,卖掉,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不是件很幸福的事吗?
⑨这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有了钱后仍然能坚守自己,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却很少。她不漂亮,也不年轻了。但因为这份坚守,因为这份朴素的快乐,我把蘑菇西施的美称,送给了她。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6. 文章第一小节并没有写蘑菇西施,能否删去,为什么?
17. 赏析下句中的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
18. 阅读全文,归纳概括“蘑菇西施”的性格特点。
19. 文章的题目是《蘑菇西施》,这样取题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6. 不能,第一段介绍菜市场及“我”的点头之交,点出蘑菇西施的活动环境;引出下文对“蘑菇西施”的叙写;为“蘑菇西施”的出场作铺垫。
17. “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蘑菇西施”的货物十分畅销,侧面表现她的蘑菇价廉物美。
18. 勤劳、诚信、孝顺、坚守本心,淳朴善良。
19.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蘑菇西施”虽然长相平凡,但是她勤劳能干,孝顺公婆,坚守内心,保持本色(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称赞和敬佩。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重点语段在文章中作用的能力。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本文第一段简单介绍菜市场及“我”的点头之交,介绍了蘑菇西施的活动环境;引出下文“蘑菇西施”的出场。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①词的意思或内容。②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③结合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分析。“抢”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蘑菇西施”的货物十分畅销,侧面表现她的蘑菇价廉物美和她内心坚守本真、朴素善良的品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本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从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中去分析,①从“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百分之二十,也不像别的摊贩给蘑菇淋水。她的蘑菇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看出她的朴素善良。②从“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的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 ,看出她的勤劳能干。③从“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看出她孝敬长辈。④从“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像她这样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卖她的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看出她保持本真、坚守内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文中主人公“蘑菇西施”,标题介绍了人物的身份,结合人物分析:她虽然富有,却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种蘑菇、卖蘑菇,坚守内心,保持本色;她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用行动回报社会;她孝顺公婆,让人赞叹和敬佩。最后加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相关阅读
1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
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2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3 《未遂》阅读答案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4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5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
6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