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林
鬼手是个瞎子,叫商槐。
商槐读书未成大器,眼看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家里人这才慌了神,想让他好歹学一门手艺糊口。商槐说手艺倒是现成的,可惜我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商槐读过很多关于古器物鉴赏方面的书籍,自信凭一双慧眼,谋份差使应是小菜一碟。
家人为他找了一个古玩店,叫怡雅轩。很小,只有一间门脸,家人的意思是让他先练练,是不是真有本事三五个月就看出来了。商槐袖着手在门外看了看,缩着脖子不肯进,嫌寒碜。怡雅轩的老板本来碍于他父亲的面子,有照顾他的意思,没料到商槐不识抬举,就说,先生如有真才实学,何不到聚珍斋见见大世面?
商槐拱拱手说,麻烦先生引荐一下。
怡雅轩的老板想看他的笑话,果真带他去了。到了聚珍斋门口,商槐伸头一望,道:好画呀!
聚珍斋的老板李淳风正和怡雅斋老板寒暄,见商槐是个生脸儿,便回头看看墙上的立轴说,我也知道这是幅好画,可惜没有题款呀。
古玩界的规矩,没有题款,便很难知道作者是谁,卖不出好价钱的。
商槐说此画粗笔浓墨,略施杂彩,应是五代时徐熙的“落墨花”笔法,这种笔法,后世摹仿者颇多,然而无一人能形神俱足。此画风格清逸,野趣横生,应是徐熙真迹无疑。
怡雅斋的老板说,这些话我们都会讲,关键是如何找到证据。
商槐便不言语,又看了一会儿,才指着一处污渍说,这下面隐藏有徐熙的印钤。
哦?李淳风伸过头去细细辨别,果真发现那处污渍下面有一点褚红,却不能断定是否真的是印钤。
这好办,用火烧。
烧?
对,惟有火才能焚去污渍。商槐从怀中掏出一个大腹长颈的瓶子,倒出一点红色粉末摊在纸上反复揉搓,直到完全渗入污渍之中,才拍拍手说,烧吧,烧坏了,我赔。
李淳风战战兢兢地划了根火柴,就有一点靛蓝的火苗蹿出,像纸上长出的一朵花。过了一会儿,污渍褪净,果真露出一块印钤,竟是“臣徐熙印”。
商槐在聚珍轩做了二十年掌柜师傅,1923年,替李淳风收了一件彝器,断定是周代礼器,后来被天津一玩家以十倍的价钱买走。
李淳风请商槐喝酒,酒至半酬,商槐忽然说李兄啊,我看走眼了呀,那件彝器,其实是个赝品。
李淳风一愣。
商槐说铜器入土千年,它的颜色应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午时翠润欲滴,子时稍淡。我早就知道的。
李淳风问,那你为何又收下了?
商槐说那个人是革命党,我想帮帮他。
李淳风安慰道:纵然是赝品,不是也卖了个好价钱吗?先生不必自责了。
商槐说我和你不同呀,你是生意人,只要能挣钱,眼中并没有真假,我就不同了,我是把它当一门学问啊。
商槐竟刺瞎了一双眼睛。
从此商槐闭门不出,偶尔有人请他鉴别古董,商槐便以手扪之,商槐说这样好,能与造物之人神交,鉴别这一行,眼睛是最没用的东西。经他这双手鉴定过东西,竟从未出过差错,因此,有人送给他一个“鬼手”的雅号。
这一年年底,清江浦来了两个日本人,带了一只瓷瓶请商槐鉴别,釉水棕眼,沙底铁足。商槐抚摩再四,叹息道:画是真的,瓶是伪造的。
日本人不相信。
商槐说瓶上的这幅画是倪云林的山水小品不假,但不是直接绘在瓶胎上的,而是先烧制了假瓶,再在瓶身贴上画,涂上药液,使画中颜料渗透到瓶体,再涂釉烧制而成。商槐随手从床下摸出一只瓷瓶说,这种货色,我家里还有,你们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日本人弄不清真假,奸笑着说,既然都是假的,留着便没有意义了。一挥手,将两个瓶子全都打碎。
日本人走后,商槐对将他们带来的李淳风说,两个瓶子都是国宝,我是不忍心落入外人之手,才这么说的呀!
李淳风说你好糊涂呀,纵然落入敌手,我们还能夺回来,现在成了碎瓷片,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整整一个月,商槐闭门不出。
年根岁末,李淳风去拜访商槐,却发现商槐已溘然而逝。
身边,摆着两只古瓶,没有一丝裂痕。
再看,竟是被日本人毁坏的那两只。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交替使用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某古玩店老板和掌柜师傅交往的故事。
B.古玩店李老板是一个惟利是图的古董商,而掌柜商师傅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文化人。
C.“清江浦来了两个日本人”是小说的叙事背景,它巧妙地将个人行为和抗战连接起来。
D.小说两次写商槐闭门不出,一次是眼瞎之后,一次为补瓶期间,两次商槐都心有愧疚。
8.为什么说在“鉴别这一行,眼睛是最没用的东西”?(6分)
9.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商槐这个传奇人物的?(6分)
答
7、D
8、眼瞎之后的自我解嘲
9、赋予人物鉴定修复绝技,使之行事成竹在胸;将人物置于高难度的工作情境和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人物本身 的特异言行;


相关阅读
1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
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2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3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
4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5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6 《未遂》阅读答案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