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三营长李江义满身鲜血地出现在军长面前。
“你还有脸来见我,知道军法吗?”军长的话像铅一样沉重。尽管他非常喜欢这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官,但他更加清楚,军法是无情的。
昨天也是这个时候,军长命令李江义带领全营官兵去坚守五号高地,无论如何必须把高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48 小时,否则军法处置。
命令是死的,必须坚决执行。凭着军人的直觉,李江义知道五号高地在整个战役中的地位。然而,在鬼子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和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攻击下,加上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一天的战斗下来,三营的官兵已经牺牲众多,最后撤下阵地时只剩下 7 人。李江义并未因为要军法从事而逃
跑,尽管他知道失去阵地将会给整个战役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军人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把失败的消息报告给军长,哪怕是面对死亡他也必须这样做。
“钟参谋!”军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立在军长面前,等待接受任务。“把三营长拉出去执行军法!”尽管军长的话很轻,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是!”钟参谋答道。
就在这时,李江义突然胸脯一挺:“不用,我自己来!”他整了整破烂不堪的军装,用裹满绷带的右手向军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尔后迈着军人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军长用非常惋惜的目光注视着李江义的背影,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就在李江义拔出手枪对准自己脑袋的一刹那,军长有力的大手挥向了空中,洪亮的声音在原野中回响:“慢!”然后一步一步来到李江义身旁,从口袋里掏出一发锃亮的子弹:“用这个吧!”
“是!”李江义一个立正,接过军长的子弹装上枪膛。
军长退回到原处,只见李江义又一次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双目紧闭,用食指使劲扣动了扳机,只听见轻微“啪”的一声,子弹没有出膛。他知道这是一发臭弹。
李江义握着手枪,一步步向军长走来。军长却像钉子一样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像位擎天巨人。
“报告……”李江义端端正正地立在军长面前,忐忑不安地望着手中的枪。“这是一发臭弹。”
“不!”军长的大手有力地在李江义肩上拍了一下,“三营长已经死了,你现在是二团长!”
李江义睁大了迷惑的眼睛,他的第一感觉是估计自己耳朵出了毛病,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军长那洪钟般的声音又响了:“二团长李江义接受任务,我命令你率一个团在两个小时内夺回五号高地。
听清楚,两个小时!”
“是!”尽管李江义还不明白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军长又给了自己新的
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向军长敬过军礼后,便转身走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当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时,军长来到了五号高地,此时李江义已是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壕里,军长俯身握着李江义裹着绷带的手:“我要给你记功!”
“军……”李江义听见军长那熟悉的声音,微微睁开了疲乏的双眼,极力把自己的手从军长的手中抽出,尔后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发子弹,送到军长手里。“给,给……”他的话未说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军长望着手中的子弹,知道这是自己给李江义执行军法的那发臭弹,于是便使劲把它攥进了手心,然后脱帽向李江义默哀。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少有对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把笔墨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对军长的刻画,重点采用语言动作描写。
B.文中划线句子,对人物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及军人应有的威严礼仪。
C.军长对三营长下达执行军法命令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表明军长是个有血性的军人,根本不愿意对他执行军法。
D.“三营长已经死了,您现在是二团长”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是军长对李江义的信任,是对他指挥才能的一种肯定。
8.文章结尾处写到李江义把那发臭子弹还给军长,这一细节有何作用?(6 分)
9.人固有一死。本文有三处写李江义面对死亡的情节,对李江义这个英雄人物的塑造作用很大。请你任选两处,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7、C
8.(1)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臭弹,让他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使命感, 以及军长对自己的厚望;交给军长也写出了李江义完成任务后的欣慰。(2 分) (2)在故事情节上:使得故事情节更为流畅,前后呼应。(2 分) (3)在主旨表达上: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更加深刻地突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敢于担当牺牲的英雄形象。 (2 分)
9.(1)丢失了阵地,面临军法处置。(1 分)面对无情的军法,李江义满身鲜血地出现在军长 面前,他没有选择逃跑,这一情节表现他有军人的使命感、敢于担当。(2 分) (2)完成了军长给的任务,最后无遗憾地在战场上牺牲。(1 分)臭弹代表了军长对他的信任与期望,给了 第二次机会后李江义完成使命,欣慰赴死,表现了他敢于担当、悲壮英勇的形象。(2 分) (3)接受军长的子弹,拔枪对准自己脑袋,扣动扳机。命令是死的,必须坚决执行。表现出他严格要求自 己,毫不畏死、不怕牺牲的精神。(回答第 1、2 点,给 6 分,回答第 1、3 点或第 2、3 点给 5 分,仅回答第 3 点给 2 分。)
相关阅读
1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2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
3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4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5 《未遂》阅读答案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6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