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确实特别有想象力,冲破各种阶段的束缚不断发展。我们的建筑史上,就有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
比如说古代的修桥。泉州的洛阳桥是一座跨海峡的桥,那个地方特别难修桥,因为地表是沙,桥基立不住,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任泉州太守时说牡蛎粘在海船上很结实,是不是可以把牡蛎种在石头上?这就是著名的“蛎房固基法”,石头边儿上种了牡蛎不断长,整个地基打了一大条,都是很结实的石头,石头上砌一层一层的桥墩。比如赵州桥,桥很长,搭在河床上时,伸出很长,伸展的两端就开了小窗,这样发洪水时,水流可以从中间的洞和两旁的小窗走,一下子分散了水流对桥的压力,桥就比较结实耐用。这种敞肩券的拱桥,中国人采用要比世界其他地方早 600 年,在建筑史上来说是很出色的。
再比如天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它会发现一个特点,它让人感觉自己比什么都高,似乎可以跟天直接对话。原来这个坛筑起来时,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要比这个坛低。南边是圜丘,圜丘坛的围墙比它低许多,人站在圜丘坛上觉得自己确实离天近一些。北边的祈年殿也是周围的东西都比它矮。通往祈年殿的路是直的,但路旁的地面是大斜坡,皇帝走在这条路上去祈年殿时,有一种心情,我要祈拜五谷丰登,跟天神对话,越走越接近天神。祈年殿附近的树种植在斜坡上,越走近祈年殿,树显得越来越矮,让人觉得越来越接近树梢,这也是古人很有想象力的创造。
由此来说,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来,许多地方值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能够想到的,不仅仅是某个建筑物什么形状、里面有什么东西,而是想到它背后更多的东西。因此和园林中一个个具体的实体建筑相比,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这些文化价值使我们有许多新的认识。
我们跟随梁思成先生研究《营造法式》,发现《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本身就是非常超前的人,他把工料定额的管理手册变成技术做法制度的书,用来指导设计和施工。古人编书一般先看看古代文献有什么东西,然后把文献拿来集成一下,可是李诫当时找全国各地的工匠给他讲他们掌握的技术,结果这技术一总结就写了 3000 多条,而考究其他经史群书后只挑出来 300 多条。像他这种编法式的创作,在当时也是一种超前的做法,跟他以前的官员很不一样,他非常具有想象力。而且这本书的特点是“有定法而无定式”,告诉你方法,但是你不是遵循我给你的“式”就够了,你要在这个“式”的条件下自己发挥发展。《营造法式》有这样一段话:“……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华锦之纹尔。至于穷要妙夺生意,则谓之‘画’。其用色之制,随其所写,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任其自然。”这里是讲,画彩画的目标是画出来最好像锦缎上的花纹那么漂亮,但又说要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不要受法式的拘谨,可以自由地画。
中国建筑史里的东西,有营养的很多。中国古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取得了了不起的领先世界的成就。了解古人的想象力,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正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摘编自郭黛姮《对圆明园古建筑的再认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雨果的话,意在说明圆明园古建筑是世界一大奇迹,中华民族是个超人的民族,有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
B.蔡襄发明“蛎房固基法”,赵州桥建成敞肩券的拱桥,天坛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要比坛低,这些都是古人想象力的创造。
C.古人编书只是把文献拿来集成,而李诫则是广泛收集当时工匠经验并结合经史资料加以整理,显示出他超前的想象力。
D.《营造法式》中阐述建筑装饰彩画的绘制方法时,强调“随其所写……千变万化,任其自然”,完全可以自由地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举例佐证,最后呼应开头、收束全文,点明目的、意义。
B.文章几次引用我国古代建筑的成功例子,旨在论证中国古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有益借鉴。
C.文章由古人修桥、建坛的丰富想象力,引出对圆明园等古建筑的再认识,指出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
D.文章后面谈到研究《营造法式》的发现,从理论上补充论证文章的观点,指出总结建筑理论的人也有想象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研究中国建筑,不是研究某个具体的实体建筑物,而是研究中国建筑背后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文化因素。
B.我国建造敞肩券式拱桥,有利于洪水爆发时分散水流对桥的压力,这种设计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六百年。
C.以“圆明园古建筑的再认识”为题的文章例举了其他古建, 目的是强调古建文化价值、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
D.文章抓住中国古人在建筑方面的丰富想象力这个“牛鼻子”,指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意义。
1.【答案】B
【解析】A 项,曲解文意。“中华民族是个超人的民族”错,原文是“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我们的建筑史上,就有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C 项,以偏概全,“古人编书只是把文献拿来集成”错,原文说的是“古人编书一般先看看古代文献有什么东西,然后把文献拿来集成一下”,有“一般”这个限制词。D 项,于文无据,“完全可以自由地画”错,原文是说既要遵循书中总结的“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不要受法式的拘谨,可以自由地画”,不是“完全”自由地画。
2.【答案】B
【解析】时态讹误。“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有益借鉴”错。原文写的是“了解古人的想象力,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正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意义所在”,意思是说“可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
3.【答案】A
【解析】曲解文意。“不是研究某个建筑物什么形状结构、里面有什么东西”错,这些固然要研究,但还要“想到它背后更多的东西”。原文是“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来,许多地方值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能够想到的,不仅仅是某个建筑物什么形状、里面有什么东西”。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2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3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4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5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