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我国电影行业建设发展历程中,军事题材电影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发布时间: 2021-05-17
材料一:
在我国电影行业建设发展历程中,军事题材电影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主流军事题材电影的表现来看,它们呈现出显著的商业化、类型化的特点,回归大众文化并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
英雄形象突破发展。在我国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制作中,绝大多数军事电影都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和宣传特点,电影主题大多离不开赞扬战士的勇敢、民众的智慧。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些英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同质化现象,他们的形象忽略了社会多元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潜在电影观众。21世纪,现代军事电影创作通常都是导演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下,进行英雄人物的“人性”与“英雄性”的刻画,这促使近十年来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发展完成了一种心理突变。
叙事模式突破发展。在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发展中,大多数军事电影都是以某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核心叙事基础,导演基本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科学有效地塑造出中国革命军队的集体形象,这种叙事模式虽然能够完整地呈现出革命历史的真实过程,但却容易拉开与现实观众的心理距离,难以体现出当代社会电影本身的娱乐性质。而在近十年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军事题材电影,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赋予了电影更多的娱乐属性,创造性地采用了不同以往的电影叙事模式。这不仅能够吸引到更多观众,同时也更有利于宣扬中国特色的主流价值观。
创作题材突破发展。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往往都会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这些题材内容能够唤起一些观众对中国革命时期战争事件的集体记忆,但是却难以获得现代社会公民的内心共鸣。在和平年代,人们更加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如果只是单一地对传统战争事件进行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人们的排斥。近十年来,新主流军事题材电影的出现为中国军事电影开启了崭新的大门。基于全球化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主题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是描述难民危机的军事题材,可以是恐怖主义打击的军事题材,也可以是禁毒维和的军事题材。
价值观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军事题材电影中,集体主义是电影主人公始终坚守的革命道德,他们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集体主义的革命道德原则虽然境界极高,但是却存在一定的时代发展局限性,难以符合新时期中国的多元价值取向发展目标,也难以有效构建出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的价值坐标系。在新时期社会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发展下,我国军事题材电影在个人、集体以及国家共享层面找到了平衡点,电影中的军人形象不仅能够履行好军人职责,实现自我个人价值,还可以捍卫好集体利益与个人生命权利。
(摘编自张葵华《近十年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突破与发展研究》)
材料二:
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在过去注重大视角、注重大人物、注重大场景的基础上,应当多视角切入。像《金刚川》这种叙事方式,就采用了交叉视角,同一个题材用不同视角呈现。时长两个多小时的情况下,分三个视角切入同一事件,类似于我们搞展览,对同样的一个主题,从我、友、敌等不同视角来展示。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多视角呈现,提供的是历史的立体厚重,是一次大胆的有益尝试。
军事题材影片存在着跟纪录片一样的基本逻辑,就是要尊重历史。所有的画面细节要经得起推敲,演绎的战术动作和作战场景要符合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事实上,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无论是班排战术动作,还是兵团级战役指挥,都非常成熟。这种成熟,是革命战争中打出来的,是在与美军作战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脚本的创作人员可以看一下当年的作战日志或者是战后总结,每一场战役战斗打完,志愿军时间再紧张都要搞总结,这些总结里都会对这些战役指挥、战术运用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军事题材影片还应该将英雄人物塑造成身边人形象。一位英雄,要可敬可亲,既是英模,更是身边人。身边人的特点就是他伟大的同时,或多或少会有弱点或缺点。每一个英雄的成长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在实践教育过程中锤炼出来的。军事题材电影在宣传好大家熟悉的人物和故事的前提下,应担当起挖掘新的英模人物和故事的角色,剧本的创作人员、选题策划人员要和真正了解历史知识的专业研究人员充分对接沟通,抓好选题策划和影片切入点。
(摘编自刘中刚《军事题材影片应提供丰富立体的历史认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近几年我国电影行业建设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到军事题材电影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主流军事题材电影呈现出商业化、类型化的特点。
B.在英雄形象塑造上,传统军事电影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然而对社会多元化发展中人性的复杂性、多层性关注不够。
C.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往往从抗日、解放战争中提取素材,而现在的军事题材电影却更多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涉及这些题材。
D.价值观取向上,新时期军事题材电影不再一味地强调集体主义,而是在个人与集体、国家间找到平衡点,让个人价值和集体利益“双赢”。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创建之初,就注重英雄人物的“人性”与“英雄性”,那么现在我国的电影发展就能避免“同质化”的现象。
B.在和平年代,电影创作者、制作者只是单一地对传统战争事件内容进行了描述,忽视了当下现实生活,因此遭到了人们的排斥。
C.《金刚川》这部军事题材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者的初心就是把“价值观”定位于个人、集体以及国家共享层面。
D.创作“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脚本的相关人员看了当年的作战日志或战后总结,可以创作出更经得起逻辑推敲的战术动作等细节画面。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正面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新时期我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
B.《智取威虎山》以“样板戏”的形式,宣传解放军战士杨子荣深入虎穴英勇破敌的英雄事迹。
C.《战狼2》有效地融入了动作、枪战以及情感等商业影片元素,塑造了经典英雄式人物冷锋。
D.《湄公河行动》以禁毒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为题材,完善了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内容。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军事题材电影的“叙事方式”,它们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为了使我国军事题材电影获得更好的发展,电影人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1.C【解析】 “不会涉及抗日、解放战争题材”表述过于绝对,当下只是扩展了军事题材电影的空间,而非否定了“抗日、解放战争”这一类题材。
2.D 【解析】A 扩大了范围,是“军事题材电影”可能避免同质化现象。B 把未然当已然,作者只是假设“只是单一地对传统战争事件内容进行描述”,而没有说这是事实。C 因果不当。《金刚川》的成功在于它的“多视角”叙事手法。
3.B 【解析】《智取威虎山》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是我国传统军事题材电影的经典作品。杨子荣形象忽略了社会多元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层性。不适合做材料一的正面论据。
4.材料一:对比论证,通过“传统军事题材电影”与“近十年来军事题材电影”的对比,突出了现代叙事方式的优越性。
材料二:举例论证,通过列举《金刚川》分三个视角切入同一事件的事例,证明军事题材影片在注重大场景的基础上,应当多视角切入的观点。(论证方法各 1 分,对应分析各 1 分)
5. ①英雄形象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下,注意“人性”与“英雄性”的刻画,使其成为“身边人”。
②叙事模式(或叙事方式)既要重视重大历史事件,又要融入娱乐属性,或者多视角切入。
③创作题材要突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范围,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多元化。
④价值观要以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和维护集体利益两方面的平衡为取向。
⑤制作要遵循“尊重历史”这一基本逻辑,要参考相关的军事资料。
(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四点 6 分,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3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5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6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