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4月24日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
火星车的征名活动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2020年7月4日至今年3月29日,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了本次活动。评委会共收到有效提名39808个,经过初审,遴选出弘毅、哪吒、赤兔、祝融等10个名称,再结合公众投票和评审委员会意见,最终确定了“祝融号”这一名称。
祝融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管。《礼记》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如“嫦娥”“墨子”等。这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了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以火神的名字命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这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的首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亦属创举。火星探测的关键环节非常多,需要实现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祝融号”公布名字的这一天,也正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微博航天”发布视频回顾了中国航天的许多重大事件。从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升空,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再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一幕幕画面令人心潮澎湃。古人追逐的飞天之梦,终于在时间的见证下渐成现实,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65 年风云岁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铿锵前行。2021年,中国航天再度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未来“太空家园”不再只是幻想。
(取材于中国青年网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车命名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致,都是由航天局专家精心拟定。
B.人类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等行动,将由我国的“祝融号”首先完成。
C.“祝融号”对行星际探测的尝试,是在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后实现的。
D.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第65个年头,我国将于今年完成空间站的建设。
材料二
想知道“祝融号”火星车是什么,得先从“天问一号”说起。
“天问一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由一台环绕器和一台着陆巡视器组成。它们一个负责在火星高空环绕,一个负责登陆火星地表巡视。“祝融号”火星车便是着陆巡视器的主体,换言之,它就相当于一个“巡视员”。
“巡视员”是如何登陆到火星的呢?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乘坐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踏上了火星探索之旅。今年2月10日,它成功被火星捕获,顺利进入环火轨道,下一步是选定可以降落的位置,择机“泊车”。届时,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将会分离,后者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便会从着陆平台上驶下来,正式开启它的巡视工作。
为了探索火星上的奥秘,这位“巡视员”做足了功课,带足了装备。地形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6种荷载,让它可以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并将珍贵的数据和照片回传给祖国。
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高达1.85米、重约240公斤的“整视员”;必须能够上山下坑、自如行走才行。好在“祝融号”火星车上下前后都长了“眼睛”,有的是导航相机,有的是避障相机,能发出各种指令规划路径。“脚”也很灵活,每个轮子都可以正负九十度转弯。掉到坑里了,前面两个轮子还能变成“手”,帮助自己从坑里爬出来。
火星车采用的是太阳能动力。不过,火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巡视员”身上的太阳能帆板吸收到的光能较弱,加上经常出现的风尘天气,对火星车的能量供应提出了挑战,但“祝融号”可以实现自我调节。天气好时,努力工作;通到沙尘天气时,就进入最小工作模式;遇到重度沙尘天气时,便自主断电休眠来保护自身仪器,免受恶劣天气的损坏;天气再度转好时,又会被自动唤醒。针对火星上空气稀薄又寒冷、昼夜温差大的问题,我国研发出独特的气凝胶保温与相变保温系统,足以让“避视员”抵御火星夜间的低温。
(取材于《湖南日报》相关文章)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融号”火星车负责登陆到火星的表面,完成巡视的任务。
B.“天问一号”进入到环火轨道之后,成功捕获到了火星信号。
C.“祝融号”的装备辅助其进行地表、大气等方面的探测工作。
D.“祝融号”能够与地球建立联系,传输收集到的数据和照片。
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融号”能依靠导航、避障等功能在不平整的火星表面行走。
B.火星距太阳远,因此太阳能并非“祝融号”最主要的能源种类。
C.自我调节、模式切换能够让“祝融号”更好地应对火星的沙尘。
D.“祝融号”采用特殊的保温系统,能使其抵御火星夜间的低温。
材料三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揭开我国地外行星探测新篇章,到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首次拍摄火星高清影像……短短10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天问一号”实现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多个新突破。
火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想象的星球。对火星等行星的探测和研究,既能够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也有助于解开地球自身的秘密,并对地外生命的寻找产生重要影响。火星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站,此次实现火星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实地探访,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祝融号”将在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迈开脚步进行科考。世界上有10个已成功的火星着陆器或火星车,只对很小的区域进行过详细探测,目前只有“好奇号”“洞察号”和“毅力号”还在火星表面继续工作,它们的探测区域大多集中在火星南部高地,而“祝融号”将在北部平原展开探测,这将会对人类全面理解火星的演化进程做出重要补充。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着无所畏惧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着陆火星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在仅有五成左右成功率的人类火星探测任务中,火星着陆是失败率最高的阶段。稀薄而不稳定的火星大气,复杂的火星表面地形,极其严重的火星尘暴,再加上十多分钟的通信延迟,“天问一号”经历了探火旅程中最为凶险的“黑色9分钟”,毫发未损过关,让人惊叹。这背后,是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惊心动魄的短短几分钟,凝结着航天人昼夜不息的执着攻关、卓越创新。
如今,火星已在脚下,梦想又一次脚踏实地。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驱动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取材于《人民日报》相关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在9个多月的时间内,从发射到运行,完成了多个挑战。
B.“祝融号”独占火星北部地区,其探测结果对人类了解火星意义重大。
C.“祝融号”顺利实施探测任务后,就共有四个探测器在火星地表工作。
D.火星着陆时最容易出现问题,这一阶段的成败影响探测任务的成功率。
5.光明网发表评论称:“新时代背景下,‘祝融’这一名称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祝’表达一种对于中国航天的祝愿。‘融’体现融会、协作。”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中与“祝融号”相关的具体内容,阐释“祝融”这一新的内涵。
答
1.C
2.B
3.B
4.B
5.(1)“祝融号”公布名字的那一天,也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未来“太空家园”不再是梦想,所以“祝融号”的“祝”是祝福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2)“祝融号”这一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所以“融”体现融会、协作。(3)目前只有“好奇号”“洞察号”“毅力号”还在火星表面继续工作,它们的探测区域大多集中在火星南部高地,而“祝融号”将在北部平原展开探测,这将会对人类全面理解火星的演化进程做出重要补充,所以“融”体现融会、协作。
相关阅读
1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2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3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4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5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