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小说之所以在民间受到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模式化。因为只有一个被大众所熟悉的模式才有可能被大众接受。这种接受心理没有因为“五四”新文化的“启蒙”运动而改变,革命作家仍然在旧的模式中展开创作。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借鉴了传奇叙事的模式。
“以少胜多的战争”模式。这是古代战争小说出现频率较高的叙事模式。作战的双方往往是力量相差悬殊,结局却往往是弱势一方(正义一方)取得胜利。为了突出英雄们的“神性”,“以少胜多”的传奇叙事模式在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得到了运用。比如在《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山”战斗,几十人的小分队仅用二十几分钟时间消灭了几百个凶悍的土匪。评论家侯金镜指出,“真实的战斗当然不会像书里所描写的轻而易举”,但“作者描写的目的不是战斗本身”,而是借助夸张的手法来显示英雄们身上传奇性异彩。
“英雄+美人”模式。林纾曾说过:“小说之足以动情者,无若男女之情”。明清以来,“儿女”与“英雄”就是传奇小说重要表现的内容。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也未能“脱俗”。在《林海雪原》中,作者在英俊、智勇的参谋长少剑波身边设置了一位温柔漂亮的女护士白茹。小说对两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相互渴望的细腻描写“极尽小儿女情致”。一对英雄美人的诗情画意竟将刀光剑影的“林海雪原”,变成为风景迤逦的温柔乡,也将“剿匪”变成了浪漫与凶险兼备的诗意长旅。
“暴力复仇”模式。中国古代小说有暴力复仇的一脉,而在革命历史小说中,“暴力复仇”的模式也被广泛借鉴,只不过这一原始的欲望和行为被赋予了现代“革命”意义。《林海雪原》的第一章第就营造了复仇气氛:土匪残忍地杀害了土改队员,“六男三女,都用刺刀剖开了肚子,肝肠坠地”,此情此景,让战士们变成了一颗复仇的子弹。当剿匪变成了复仇,叙事就被有效地转化成内在的道德要求,一个现代意义的“革命”主题就被成功地内置于一个古老的“复仇”框架之中。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在叙事模式向传统小说审美趣味上倾斜和仿制之后,读者不难体味到古代侠客诛奸除恶、见义勇为的英雄魅力。革命文学以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
(节编自胡军《论革命历史小说对传奇叙事的演绎及规范》)
材料二: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笔墨的重心是“革命”的传奇,虽然它写的英雄具有中国传统英雄传奇的“侠义”精神,但它是以现代革命历史为叙述角度,对革命英雄走上革命斗争过程的传奇性叙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抱着复仇的想法参加革命,可是后来,杨子荣脑中的仇人概念“已经不是一个杨大头,而是所有压迫、剥削穷苦人的人”,是那些制造穷困苦难的罪魁祸首。《烈火金钢》中,史更新、丁尚武、林丽等人也均有传统的“侠义”精神。史更新在救命恩人赵连荣被敌人杀害之后,更加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因为父母亲人被地主何大拿迫害致死,丁尚武跑出去当了兵,当他得知卫生员林丽是仇人之女后,一度想杀她报仇。后来在齐英等人的教育下,丁尚武将个人恩怨转化为对敌伪特务的痛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林丽从旧家庭出走,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一名坚强勇敢的女战士。当她为了保护战友和乡亲,冲出地洞与父兄敌对相见时,更是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英勇无比的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与古典小说中江湖豪士的行侠仗义存在根本不同。满足大众欣赏趣味只是革命英雄传奇故事的叙事手段,其终极目的是刻画革命者的成长历程,它以新英雄人物形象为载体,表现作者和革命者的理想与愿望,为民众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者人生价值范式。小说作者大多从“群英大会”“英模大会”等表彰大会中获得写作材料,这就赋予英雄形象以“群众性”特质。《烈火金钢》中的史更新出身社会底层,既是磨工也是矿工,还是码头工人。丁尚武家境贫苦,双亲给地主当长工,被地主剥削致死,丁尚武要过饭、参加过二十九军,后来加入八路军。《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从小受苦,父亲被恶霸折磨而死,母亲积怨成疾,撒手人寰,妹妹被捉去当丫头卖掉。为躲避残害,杨子荣在外漂流7年,抗战开始后,加入八路军。这些小说对英雄出身的强调,主要目的是“为动员大众提供了一种更为强大的召唤作用……使每一个‘平凡的儿女’都看到了自己成为‘英雄’的可能性”。
(节编自王谦《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的艺术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这部作品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作者采用“以少胜多”的传奇叙事模式,有力表现了英雄们的“神性”。
B.“暴力复仇”这一叙事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普遍的特征,革命历史小说也广泛借鉴这一模式,但是它已经被赋予了现代“革命”意义。
C.读者可以从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体味到古侠诛奸除恶、见义勇为的英雄魅力,是因为这些小说运用了喜闻乐见的文学形象和叙事方式。
D.革命英雄传奇具有传奇小说的审美特点,满足了中国大众欣赏趣味,但是又体现了作者和革命者的理想与愿望,富有时代教育意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没借鉴“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借鉴了传奇小说的叙事模式,其原因是中国大众对传奇小说的钟爱。
B.对少剑波与白茹爱情的细腻描写“极尽小儿女情致”,这将《林海雪原》的“剿匪”过程变成了既浪漫又凶险的诗意长旅。
C.革命英雄传奇小说通常都有“侠义”精神,但是作家都是以书写现代革命历史作为叙述使命,于是仗义行侠变成了革命斗争。
D.丁尚武虽然参加了革命队伍,但初见到仇人之女仍想杀她报仇,经过齐英等人劝阻,他才将个人恩怨化为对敌伪特务的痛恨。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趁伪军进入眺山,城防空虚之际,带领武工队奇袭伪军司令部,活捉伪军团长。
B.《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英雄卢嘉川 、江华之间的情爱故事跌宕起伏,这为她的革命成长道路增加了浓重的浪漫。
C.《铁道游击队》中,鲁汉、林忠等游击队队员,从小就受到梁山好汉的影响,性格都是仗义豪放、桀骜不驯。
D.《大刀记》中,房屋被夺、父亲被害的梁永生心生仇恨,受到连指导员方延彬耐心指导后,他才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举出一例进行简要说明。(4分)
5.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对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立场、结论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6分)
答
1.B(“普遍的特征”错,原文是“中国古代小说有暴力复仇的一脉”)
2.D(“经过齐英等人劝阻”错,原文是“在齐英等人的教育下”。“教育”指革命教育)
3.C(是对人物性格成因分析,无法作为材料一中任何一种模式的例证)
4.对比论证(1分),如将传统英雄传奇的“侠义”精神与革命英雄传奇中的英雄形象进行对比(1分,举文中他例亦可)。举例论证(1分),如举《烈火金钢》中史更新、丁尚武、林丽等人走上革命后思想变化的历程(1分,举文中他例亦可)。
5.材料一以小说艺术的历史发展为角度,审视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得出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是对古代传奇的借鉴与改造的结论。(3分)材料二以现代革命历史为角度,审视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与传统英雄的“侠义”的不同,彰显了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形象的革命性与教育意义的。(3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4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5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6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