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发布时间: 2021-07-21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疾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身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性。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抗疟疗效!
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在研究评价的时候发现,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更重要的是,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在过去十年,我们也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的疾病。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便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以扭转青少年对中医药了解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药的现状,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怎样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改变以往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印象。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炮制的作用。
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屠呦呦团队查阅的大量文献中,唯一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
B.屠呦呦团队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后来他们团队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C.中医药学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
D.因为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知识十分晦涩难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团队历尽艰辛收集了几千个方药,挑选出640个具有抗疟作用的方药,表现了研究者的执着精神与使命意识。
B.材料一中语言严谨准确、朴实并且充满理性力量。这样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的理性、求实的精神。
C.青少年对中医药了解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药,根本原因是直叙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直观了解中医药知识。
D.让青少年走进“模拟中药房”,走进中草药,不仅有利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句子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嗜之越笃,行之越远。B.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C.君子之心,常存敬畏。D.君臣佐使,配伍之法。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青蒿素科研的关键历程。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1.C
2.C
3.A
4.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②青蒿素的低温提取;③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性及有效性;④从天然分子到药物;⑤研发双氢青蒿素;
5.①首先论述中医药学的内涵;②然后论述中医药的现状及解决办法;③最后提出中医药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



相关阅读
1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

2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

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3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4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

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6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