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文史通义》说“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这说的就是“文学自觉”。当然我用的“文学”虽是包括“文章”的大文学概念,但起码有个基本界定,就是文学要相对独立。现在的文学史,包括以前的那些文学史,都说先秦是文史哲浑然不分,诗乐舞融于一体,这样说大体是不错的。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屈原的《离骚》不能唱,与诗歌和舞蹈脱离了。有了专门写美文的,就不是文史哲浑然不分了,文学从综合艺术当中脱离了,当然不是全部,但是逐渐有了这种倾向,这就叫文学相对独立,那么也就是自觉的开始。如果从“四部”分类来看,把集部看成文学作品,《楚辞》作为集部第一本书,没放到子部,也没放到经部,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所谓文学的自觉或初步自觉,它得相对独立,不独立谈不上文学自觉。从屈原开始,到宋玉,文学的色彩更浓了。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突发性的,不是说昨天还沉沉大睡,今天一觉醒来就自觉了。另外,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反复多次觉醒,不是自觉完了以后就不用再自觉了,而是可能在自觉之后的有些时代它又不自觉了,有的时候它有倒退。
文学的自觉不是个别人先知先觉,不是一两个人就代表文学自觉了,它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这才能够自觉。就是说必然有一个群体,有普遍的社会性。
(摘编自李炳海《“文学的自觉”是不是伪命题?》)
材料二:
从此前的各种讨论意见看,“中国文学的自觉”这个命题,不妨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部分,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各有各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说“人的自觉”。从本质上说,文学即人学,这已是学术界乃至一般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一个理念。它意味着“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本质上属于“物”,而“物”是谈不上什么自觉不自觉的。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很多学者在讨论“文学自觉”之时,正是着眼于“人的自觉”而展开的,但又都忽视了“自觉”的本质意义所在。“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人所使用的某种工具,正如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的本质意义可以这样来界定: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活动,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能力,因而也是对人类精神特征的一种界定。“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其创作者必须具备一种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的状况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最伟大杰出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主体在一种“自觉”的意识下创作出来的,它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只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换句话说,这个概念意味着一种个性化和独立性的存在,而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文学自觉”。
再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角度说,“中国文学的自觉”又可以概括为“文体的自觉”。它主要考察的是某种文学体裁和技巧从自发到自觉的一种成熟过程,这也同样符合“自觉”概念中“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这两个根超然客公众号本属性,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但所谓“文学成为独立门类”如何界定?评判标准又是什么?难道四言诗的时代,就证明“文学没有独立”?其实,这只表明一个事实: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定义为“自觉”,这种从文体内部寻找答案的努力是可取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比如,我们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近体诗的真正自觉到了唐代才完成,而“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自觉,则到了宋代才实现。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古代文体的自觉过程,可谓由“自发”到“自觉”的一个漫长历程,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由此可以了然,为何关于“文学自觉”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笔者以为,有关“文学自觉”的各种观点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统合在一起的,前提是必须打破钱锺书所谓“时代禁咒”,明确“文学的自觉”与时代无关,只与创作者的个体心态是否“自觉”有关。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认为先秦时期文史哲浑然不分,诗乐舞融于一体,这种观点忽略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B.文学的自觉不是突发的,其发展过程是一直渐进向前的,由个人到群体而最终具有普遍的社会性。
C.从文学的工具性和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是更为恰当的。
D.虽然不同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不同,但我们也不能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就定义为“文学自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的《离骚》脱离了诗乐舞于一体的规范,《楚辞》纳入了集部,都表明楚辞已完全实现了文学的独立。
B.具备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的创作者创作的作品自然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
C.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与鲁迅认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观点一致。
D.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不存在的,属伪命题;材料二则认为此命题的意义和价值需重新认识和定义。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的独立从战国时期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基本实现,这个过程的完成以刘向对图书的分类作为基本标志。
B.萧统的《文选》没有录经、史、子之作,被后世认为是以纯文学的准则来选录的,但事实上却收录了大量的应用体文章。
C.哲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联系起来,认为魏晋时期文学的觉醒是人的觉醒的表现形式。
D.欧洲文学发源于古希腊史诗,小说、戏曲是其主流,其文学特质强调形象;以诗文为正宗的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抒情言志。
4.从出土文物“说书俑”来看,戏曲、小说自汉代即有,直到元明清时期才走向成熟。据此,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学自觉”的理解。(4分)
5.材料二从“自觉”的本质意义来探讨“文学的自觉”,话题集中,思路清晰,请对此加以分析。(6分)
答
1.B(3分。根据“而是可能在自觉之后的有些时代它又不自觉了,有的时候它有倒退”可知,“其发展过程是一直渐进向前的”错误)
2.B(3分。A项“楚辞已完全实现了文学的独立”错误,原文意在强调“文学的相对独立”;C项,原文“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所以“观点一致”错误;D项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不存在的,属伪命题”之说判断错误,第二段强调了“文学自觉”有一个渐进过程,第三段说明“文学的自觉”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可以看出“文学的自觉”不是伪命题)
3.A(3分。材料一认为“文学的自觉”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且具有普遍的社会性;A项能够支持这一观点;B项强调《文选》中选文的文体问题,与材料无关;C项认为文学自觉中可从“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二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与材料一无关;D项是对中西方文学特质的比较,与材料无关)
4.①戏曲、小说的发展历程漫长,“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过程。
②可以将元明清视为戏曲、小说的自觉时代,但“文学自觉”不能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的时代。(4分。每点2分)
5.【示例一】①文章界定“自觉”的本质意义需要主体具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自觉的文学”无论是从“人的自觉”上还是从“文体的自觉”上,都需要主体具备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内容聚焦,话题集中。
②文章先介绍“自觉”的本质意义,而后从“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个方面论证了本质意义在其中的各自体现,逻辑顺畅,思路清晰。
(6分。每点3分)
【示例二】①从“自觉”的本质意义上讲,需要主体具有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
②从“人的自觉”上讲,文学创作同样需要创作者在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的状况下进行创作。
③从“文体的自觉”上讲,文学体裁和技巧从自发到自觉的成熟过程,也符合“自觉”概念中“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这两个根本属性。(6分。每点2分)
相关阅读
1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
2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4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5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6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