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

发布时间: 2022-01-24
材料一: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虽然前景诱人,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
(摘编自新华社《元宇宙到底是个啥,离我们还有多远?》)
材料二: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整合并推动技术创新,最终实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以发挥集成作用。元宇宙不仅要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体验,还要整合虚拟现实技术成果,构建一个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实现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联通。要想成功构筑这样一个复杂的虚拟世界,需要包括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在内的六大支撑技术。
因此,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建立在人们对技术迭代的高度自信之上。尽管目前很多技术并不成熟,甚至距离元宇宙的构想还有一段距离,但仅从2021年元宇宙引发的市场关注及资本追逐来看,新技术的整合应用将很快得到推进,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并引发生活方式的深度改变。如果说元宇宙点燃科技圈的热情是因为技术创新驱动的力量,那么,元宇宙成功“出圈”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就是源自元宇宙所描绘的场景一旦实现,将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过去,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互联网新媒体,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都是平面的,然而,元宇宙会让人真的“身临其境”,通过立体多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和看待世界。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进入主观世界,人的意识得以极大拓展;与此同时,虚拟人也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并将自身在虚拟空间获得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反馈到现实世界。现实与虚拟的实时交互,必将引起传统社会科学体系的突破与重构,也将推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如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交互融合。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引发对虚拟世界运行规则的深度探讨。在元宇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生命概念、时空概念、能量概念、族群概念、经济概念都可能被改变,甚至被颠覆。
首先,元宇宙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的现状,可能带来文化侵袭和价值错位。当更多人进入元宇宙之后,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和秩序层级等文明规则该如何设计?虚拟世界中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谁来维护这些秩序和规则?
其次,虚拟世界也存在贫富分化风险。元宇宙中不存在传统的产业结构,“观念经济”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处于雏形的元宇宙经济体系,可以移植和试验所有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如合作经济、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但从长期来看,元宇宙独立的经济系统,也应纳入宏观经济调控范畴,避免平行世界出现另类的两极分化。
此外,现实世界存在的垄断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冲突是否会渗入元宇宙等都是问题。这也提醒人们,依靠数百万甚至数亿人通过游戏娱乐、内容创造、人际互动等方式共同创造的元宇宙,必须建立和谐共存的运行规则。
(摘编自王明姬《冷静面对“元宇宙”热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首先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在他的小说《雪崩》中,现实世界的人在“元界”中都可以控制一个虚拟分身。
B.沈阳教授认为,元宇宙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是现代网络进一步发展之后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C.虽然目前很多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成熟,但元宇宙概念依然大热。市场的关注和资本的追逐,有利于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D.人们对元宇宙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元宇宙可以让我们体多维地认识世界,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数字科技和新兴企业若能抓住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机遇,或可以化解移动互联网盛极而衰的危机,得以持续发展。
B.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其依据是社会虚拟化加速,上网时间增长,线上生活成为常态。
C.要构建与实体世界平行并深度联通的虚拟世界,需要对还没有发挥集成作用的新技术进行整合,并推动其不断创新。
D.元宇宙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讨论决定,这种无序的方式会使虚拟世界产生众多问题,必须建立和谐共存的运行规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包含元宇宙概念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移动推出“云视讯”APP,可以在固定场所或移动状态下进行多方视频通讯。
B.在江苏卫视2022跨年演唱会上,歌手周深与虚拟人邓丽君同台对唱,双向互动。
C.三星堆历史博物馆采用VR、AR、AI等先进科技手段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D.电影《头号玩家》中,十亿玩家通过VR进入虚拟游戏“绿洲”,进行寻宝冒险。
4.有材料在论证上具有“深刻”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在对元宇宙发展的认识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说明。(6分)


1. B  B项,不是现代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而是整合多种技术形成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2. C  A项,张冠李戴,盛极而衰的不是“互联网”,而是“移动互联网红利”;B项,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并未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社会虚拟化加速……成了常态”也不是认定元宇宙元年的依据;D项,原文只说在现阶段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而且众多问题如“贫富分化风险”“垄断主义”等也并非都由此产生。
3. A  A项不包含元宇宙概念。
4.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元宇宙热潮探究现象出现的原因。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能根据现状预见元宇宙发展趋势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③论证思路层层深入,既能一分为二看待影响,又能在提出问题后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评分标准]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5.相同点:都认为元宇宙热的出现是当前多种技术发展的结果,都认为元宇宙发展未来可期。(2 分)不同点:①材料一集中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和大热的原因。(2 分)②材料二主要论述元宇宙发展带来的变化、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认识更全面深入。(2分)



相关阅读
1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2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

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3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

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5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6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