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在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目的是在陪衬出“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节选自《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材料三:
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了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我已说过乡土社会是个亲密的社会,这些人却是“陌生”人,来历不明,形迹可疑。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
在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社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节选自《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1. 下列对材料及《乡土中国》全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团体格局中,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就像柴与柴捆,每一根柴都只能属于特定的柴捆,并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
B. 差序格局强调他人之于自我有差等的次序,这次序既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上,也体现在抽象的相对地位上。
C. “己”在差序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向外推形成亲属、朋友等路线,并以孝悌忠信等私人道德维持这些路线。
D. 在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用于分别亲疏、远近,但其涉及的情感道德因素也有碍商业的发展。
2. 根据材料及《乡土中国》全书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二多处引用儒家经典,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体现了该书在社会学本土化方面的尝试。
B. 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要求个体服务于团体,但同时也限制团体权力,以保护个体权利不被侵犯,这体现了“克群”的观念。
C. “客边”不被人所信托,却成了注重信用的商业活动的媒介,可见用于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私人道德的“信”具有伸缩性。
D. 差序格局和与之相匹配的道德体系,对乡土社会中男女情感模式、家族关系、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差序格局的是( )
A.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B. 苏秦穷困潦倒时,“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C. 舜的弟弟意图谋杀他,舜却“封之于有庳”。
D. 杨朱主张“贵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新零售浪潮的推动下,许多村镇小店正在结合“熟人经济”进行数字化转型。某农村电商提及乡村中“熟人经济”时说到:“没带钱,可以不记账,我认识你,何时有钱何时给,但很少有坏账,因为在村里欠钱会抬不起头。如果买的东西有问题的话,城市里要申请退款退货,但农村很简单,坏的放这,你拿新的先用,修好了给你……”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熟人经济”模式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乡土社会的影子。请结合《乡土中国》的有关内容分析乡村“熟人经济”模式得以推行的原因。
答
1. A “每一根柴都只能属于特定的柴捆,并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错误
2. C “可见用于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私人道德的‘信’具有伸缩性”错误,“客边”成了注重信用的商业活动的媒介是因为“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客边”和人们没有血缘关系,“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3. D “贵己”,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与外界对立,这些都不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
4. ①相较于传统乡土社会,“互联网+”背景下的当代乡村,血缘意识淡化,地缘意识增强,这是乡村“熟人经济”模式得以推行的重要基础;②而当代乡村依然保有的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礼法,又为乡村“熟人经济”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关阅读
1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着陆方式是 ①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美国机遇号火星车采 【查看全文】
2 潮声阅读答案-陆颖墨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材料一: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宋代的郭熙 【查看全文】
4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年的人类关怀不能仅停留于头脑中的①,只有主动作为、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谱写世界发展的新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 【查看全文】
5 没有背影的父爱阅读答案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 【查看全文】
6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量需求,成就了无数技能劳动者,他们应时代所需,也创造了时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 【查看全文】